- 《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
- 作者:约翰.Z.森梅兹
Hi!早。
之前每次读书读完就任其流逝过去,如果幸运的话,一本书会有一两个点戳中并给予我生活工作的启示。但是不是每本书都会这样,大多数都是读完就忘了,在角落再也不会想起来。
于是决定以后在读书结束后进行一个简短的回顾,将划线、或者当时的笔记进行记录,也相当于做个荐书的事情。
最近AIGC的爆火,从最开始担心的对内容创作者的冲击,到现在我反而觉得是一件好事。看多了AI生成的文章,你会感觉内容很有简单很丰富,但是就是少了一种感觉,那么冷冰冰的没有情绪的文字。反而手打的文字,更加容易让人亲近。个人感受。
这本书站在技术人的角度,去打开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如何利用技术作为基础,把生活过的更好。
专心技术研究控不适合看这个。适合把技术当作一个工作,本质上是希望有更好的生活的人阅读。
这个书内容不算少,但是很容易读。我想原因在于每个章节都是孤立的,长度很合适,花几分钟就能读完一个PART,不会造成阅读压力。
想起我以前我的文章,每次都想在一篇文章把一个东西各个方面都讲到,还暗自鄙夷那种一个简单的东西分成几篇发的博主,磨磨唧唧,一点都不真诚,现在想来我的真诚给我的朋友们带来了不小的阅读压力,后面我需要改正的。
书内容讲了很多东西,有工作、理财、健康多个方面的东西。文字很简单,其实能看出来作者本质是真诚的想分享,虽然也夹杂了一些私活,但不影响阅读体验。
我简单将几个我比较在意的点整理如下。
- 1、工作心态
- 2、学习方法
- 3、理财
- 4、健康与心态
下面简单展开聊聊
1、工作心态
摸鱼、倦怠是难免会在工作遇到的事情,尤其是咱们搞技术的,就更正常了,如果你的业务是不断地更迭的,那可能还会不断地体会到成就感和新鲜感,如果你的是维护,或者做的是成熟稳定的产品,每天都是打打补丁,缝缝补补,你懂的。
作者在这个部分,我觉得对我们比较有用几个关键心态点。
- 经营自己像一家公司
- 拥有长久的职业规划和目标
- 拓展人际交往能力
- 让自己专业化
- 不要陷入对技术的狂热之中
这几个点其实就是希望我们平时要主动意识,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以后,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自己的边界不断增大,不要让时间磨掉自己的好奇心和自驱力。因为我们大多数搞技术的难免会遇到35岁的危机,那如何提升自己的风险抵抗性?就是做长久的规划,不要一天闷头于技术,或者派什么活做了就扔过去了。
还有就是咱们工作面临很多的领域,我们会因为工作需求不断的调整,但是还是要尽量保证自己在一条主线上运行,不要偏移太多。关于这点我一直挺反复的。之前我做系统安全,BSP。后面安排去搞芯片量产、可靠性,今年又要去搞芯片验证。我当时觉得无所谓,我说我搞技术就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的底层运转逻辑。但老实说,我其实没什么安全感,我现在出去投简历,我都不知道应该投递什么方向,这也是我今年要解决掉的问题。让自己专业化,有一个自己的抓手。
关于作者在这个部分讲的办公室政治、以及推荐自由职业。我觉得这个不怎么适合,他那点幼稚的建议,简直是低估了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的国家,是滴,关于这点我在嘲讽哈哈哈。其次我也不推荐数字游民、远程办公,太卷了,如果你外语不错,当然去做跨境的是个不错的选项。但是芯片的兄弟,咱们还是踏实干活吧。
2、学习方法
作者在这个部分提到的学习方法,和我的竟然相吻合,但是这个是在整个读书生涯自发形成的学习方法。
- 第1步:了解全局
- 第2步:确定范围
- 第3步:定义目标
- 第4步:寻找资源
- 第5步:创建学习计划
- 第6步:筛选资源
所以大概率你也是有的,这个部分也就没什么值得展开的。能看到我文章的宝贝那都是优秀人才,说不定有更好的方法。
但是我想比起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开始学习,以及提升专注度。
消除拖延,开始学习,我推荐一个。我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面学到的,消除模糊感,将你要做什么,详细的罗列出来,要很详细。不是你要学什么领域,而是具体到详细的part。不是你要看哪本书?而是你要看哪本书的哪一节。
提升专注度,是我今年的目标。好久没有进入心流模式,都怪热烘烘空调,让我一坐到工位就是开始想打瞌睡。今年打算尝试利用清单+番茄土豆,提升自己的专注度!
主要是背后和侧面的两个老哥,声音贼大,每天开会吵死了~~~ 人挺好,就是太吵了。两个人像是孔雀开屏比谁的声音更大,仿佛我是其中的那个雌性孔雀,他们想引起我的注意力。
3、理财
这个部分,我就不扯淡了,最近投资进展 -5W了,倒是没有什么感觉。等我盈利了,我再来做个分享,顺便给大家送点礼品,一起高兴高兴。感觉今年有戏哦!!!
4、健康与心态
之前曾经推荐过一本《饱食饥民》的书,有看没?
我感觉说再多道理,都叫不醒装睡的人,每次一体检完,就有一堆人找我带他们健身。过一周,消失匿迹,叫都叫不动。甚至还有同事提议给我钱,不然ta没动力,难怪,这可能就是健身请私教的原因是吧。主要是想找个人监督一下。
健康第一!!!前段时间教研室一起聚餐,导师的同学也来了,之前公司的top30之列,当然对我千叮咛万嘱咐,身体过了一个阈值就回不去了。很显然,这是他经历了,后悔了给予我的指导。
心态,作者说了几个点,别怕困难,提升自我形象,走出舒适区。甚至还说了怎么恋爱。这就不展开多说了,如果真的需要,留个言,改天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