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定位算法
三边定位算法简介
三个位置已知点(锚节点,圆心)以及其到另外一个未知点(待定位点)的距离即半径(不准确),求位置节点坐标的过程;
实际上(例如用rssi算距离)三个点到未知点的距离半径很可能不交与一点;怎么办呢?
参考文章 https://www.jianshu.com/p/94475aacc95a
这里引用下方法的逻辑:
两圆不相交时,按比例取中点(和)。当两圆相交时,就是拆分成几个三角形,通过一系列三级函数计算出未知的两个交点。最后将三点连成三角形,此三角形的重心(即点M)就是最终定位点,步骤如下:
通过勾股定律用a、b长度计算出线段AB长度(即点A到点B距离),使用 ra + rb 与AB对比即可得知两圆的对应情况,一共有三种情况:两圆相离ra + rb < AB、两圆相切ra + rb == AB、两圆相交ra + rb > AB。
两圆相离:按照两圆半径的比例在线段AZ上求点,即;因为“两圆相切ra + rb == AB”在实际程序中出现的几率太小,所以直接使用“两圆相离”相同的求法。
两圆相交:求出相交点C的坐标 {Cx, Cy},可通过得出Q1,通过得出Q2,最后计算出点C的坐标:
同理可求出点D的坐标。得到C、D两交点后取距离圆心Z点近的交点作为最后三个参考点中的一点。
将最后求得的三个参考点连接成一个三角形,该三角形的重心即为最后的定位点M:
作者:Hank_Zhong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94475aacc95a
来源:简书
发现的问题
但是这篇文章对应的如下代码好像不太对,,
具体就是Eo=0.5*EF那里(第11行),这应该是一种工程近似,在两圆相交的很少的情况之下可以这样近似,可实际情况复杂多变,两个圆相交很多的情况很常见;
总要判断相对位置正负号很麻烦;
-(CGPoint)sidePointCalculationWith:(double)x1 :(double)y1 :(double)r1
:(double)x2 :(double)y2 :(double)r2
:(double)x3 :(double)y3{
//勾股定理 sqrt(X)是X开根号 pow(X,n)是X的n次方
//取beacon1圆心A 与 beacon2圆心B的距离
double AB = sqrt(pow(x1 - x2, 2) + pow(y1 - y2, 2));
double rAB = (r1 + r2);
if (rAB > AB && (r1 < AB && r2 < AB)) {
//两圆有相交点,两圆相交点为C、D。两圆与AB的相交点为E、F。o是EF的中点。
double EF = rAB - AB;
double Eo = EF * 0.5;
double AE = r1 - EF;
double Ao = AE + Eo;
double AQ1 = acos((x2 - x1) / AB);
double AQ2 =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