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明确存储设备(常见的是磁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数据结构;即在存储设备上组织文件的方法。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储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称为文件管理系统,分区被创建后,设置相应的管理系统后才能被挂载
--> fdisk /dev/vbd2 //创建分区
--> partprobe //同步分区表
--> mount /dev/vdb2 /mnt
--> mkfs.xfs /dev/vdb2 //设置文件管理系统
--> 然后mount /dev/vdb2 /mnt
( cat /proc/partitions //查看分区信息)
--> df 查看挂载信息
开机自动挂载设备
--> vim /etc/fstab
/dev/vdb2 /mnt xfs default 0 0
设备名称 挂载点 文件系统的类型 挂载参数(默认读写) 是否备份 是否检测
补充:fstable比rc.local快,在系统启动的时候,内核启动的时候,这个文件就会被优先读取,设备就会被挂载上(写万文件要测试mount -a)
二. swap分区管理
swap分区:Swap分区在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把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分区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分区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
--> swap分区的建立 :
fdisk /dev/vdb 选择t(L可以查看分区类型信息)
maswap /dev/vdb2
swapon -a /dev/vdb2 //挂载
wsapon -s //查看信息
开机自动挂载
vim /etc/fstab
( /dev/vdb2 swap swap default 0 0)
--> swap分区的删除
vim /etc/fstab (删除开机自动挂载)
swapoff /dev/vdb2
swapon -s
三. 硬盘配额
即其他客户端访问该服务器,给每个用户分配的使用硬盘的额度
--> mount -o usrquota /dev/vdc1 /pub
--> edquota -u student //打开配置文件 修改第四个参数 第一个hard对应的参数 单位为kb
--> chmod 755 /pub
--> su - student
--> dd if=/dev/zero of=/pub/student bs=1M count=30
四. NFS
NFS: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通过TCP/IP网络共享资源。在NFS的应用中,本地NFS的客户端应用可以透明地读写位于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
优点:
1. 节省本地存储空间,将常用的数据存放在一台NFS服务器上且可以通过网络访问,那么本地终端将可以减少自身存储空间的使用。
2. 用户不需要在网络中的每个机器上都建有Home目录,Home目录可以放在NFS服务器上且可以在网络上被访问使用。
3. 一些存储设备如软驱、CDROM和Zip(一种高储存密度的磁盘驱动器与磁盘)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被别的机器使用。这可以减少整个网络上可移动介质设备的数量。
服务端:
--> fdisk /dev/vdc
--> partprobe
--> mkdir /westosshare
--> mkfs.xfs /dev/vdcq
--> mount /dev/vdc1 /westosshare
--> cd /westosshare
--> touch file{1..4}
--> yum install nfs-server
--> systemctl start nfs-server
--> systemclt enable nfs-server
--> 关闭防火墙 (设置disabled)
--> vim /etc/exports
/westosshare *(sync) // sync表示立即同步 ,默认权限只读 *(rw,sync)设置权限为rw 每次修改完 exportfs -rv
--> exportfs -rv //刷新并且显示
客户端:
手动挂载
--> mount 172.25.254.xxx:/westosshare /mnt
--> df
访问/mnt 即访问服务端的信息
自动挂载:
--> yum install autofs -y //安装自动挂载服务
--> systemctl start autofs //启动服务
--> cd /net/172.25.254.xxx(服务端ip)
--> cd /westosshare
--> 退出目录,自动卸载(300秒)
--> 修改卸载时间:vim /etc/sysconfig/qutofs
行13 TIMEOUT=x(秒数)
保存退出重启服务(df一次自动卸载时间被重置)
修改默认挂载目录:
--> vim /etc/quto.master //里面写的时最终挂载点的上层目录
8 /opt/nfs /etc/auto.nfs //auto.nfs需要自己去创建,文件名字是任意
--> vim /etc/auto.nfs
westos -ro 172.25.254.xxx:/westosshare
(挂载目录)
--> systemctl resatrt qutofs //会在/opt目录下自动生成nfs
--> cd /opt/nfs/westos //可以访问服务端信息
五. 磁盘加密
lusk加密
--> cryptsetup luksFormat /dev/vdb2 (大写YES)
--> cryptsetup open /dev/vdb2 westos //解锁
设置文件系统 --> mount --> umount
mkfs.xfs /dev/mapper/westos-->mount /dev/mapper/westos-->umount /mnt
--> cryptsetup close westos //不挂载时加锁,别人无法挂载使用,除非暴力mkfs.xfs -f ,数据也将丢失
--> cryptsetup open /dev/vdb2 westos //解锁
六. 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1]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磁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模式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参考:https://www.cnblogs.com/chuncn/p/6008173.html
模拟磁盘阵列:
--> fdisk /dev/vdd
--> mdadm -C /dev/md0 -a yes -l 1 -n 2 -x 1 /dev/vdd{1..3}
-C: 建立 -a yes: 如果/dev/md0不存在则自动创建
-l ride: 工作方式 -n: 使用几块硬盘
-x: 备用几块硬盘
--> mkfs.xfs /dev/md0
--> mount /dev/md0 /mnt
测试:
--> watch -n 1 cat /proc/mdastat //监控
--> mdadm -D /dev/md0 //查看信息
--> mdadm -r /dev/mdo /dev/vdb1 //删除(荡掉)
--> mdadm -a /dev/md0 /dev/vdb1 //恢复
--> mdadm -s /dev/md0 //结束ride这个磁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