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ython简介与运行方式
1.Python简介
Python的创始人为Guido van Rossum。1989年圣诞节期间,在阿姆斯特丹,Guido为了打发圣诞节的无趣,决心开发一个新的 脚本解释程序,作为ABC 语言的一种继承。之所以选中Python(大蟒蛇的意思)作为该编程语言的名字,是因为他是一个叫 Monty Python的喜剧团体的爱好者。
2.Python运行方式
(1)解释型
%run d:/1.py 2
(2)交互型
cmd 或者 notebook
2.Python语言的基本构成
1.关键字
False def if raise None del import return True elif in try and else is while as except lambda with assert finally nonlocal yield break for not class from or continue global pass
2.注释
单行注释
#一般用作单行注释
多行注释
'''一般用作多行注释
中文编码
#coding=utf-8
3.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 比较(关系)
== != > < >= <=
(2)运算符
+ - * / %(取模) **(幂) //(取整除 - 返回商的整数部分)
(3)赋值运算符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 +=(加法赋值运算符) -=(减法赋值运算符) *= (乘法赋值运算符) /=(除法赋值运算符)
%=(取模赋值运算符) **=(幂赋值运算符) //=(取整除赋值运算符)
(4)逻辑运算符
与(and) 或(or) 非(not)
(5)位运算符
&(按位与运算符) |(按位或运算符) ^(按位异或运算符) ~(按位取反运算符)
<<(左移动运算符) >>(右移动运算符)
(6)成员运算符
in
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x 在 y 序列中 , 如果 x 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
not in
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没有找到值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x 不在 y 序列中 , 如果 x 不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
(7)身份运算符
is
is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一个对象
x is y, 类似 id(x) == id(y) , 如果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is not
is not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对象
x is not y , 类似 id(a) != id(b)。如果引用的不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结果 True,否则返回 False。
(8)运算符优先级
由高到低的顺序显示优先级:
** 指数 (最高优先级)
~ + - 按位翻转, 一元加号和减号 (最后两个的方法名为 +@ 和 -@)
* / % // 乘,除,取模和取整除
+ - 加法减法
>> << 右移,左移运算符
& 位 'AND'
^ | 位运算符
<= < > >= 比较运算符
<> == != 等于运算符
= %= /= //= -= += *= **= 赋值运算符
is is not 身份运算符
in not in 成员运算符
and or not 逻辑运算符
4.标识符
(1) 在python里,标识符有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
(2)在python中,所有标识符可以包括英文、数字以及下划线(_),但不能以数字开头。
(3)python中的标识符是区分大小写的。
(4)以下划线开头的标识符是有特殊意义的。以单下划线开头(_foo)的代表不能直接访问的类属性,
需通 过类提供的接口进行访问,不能用"from xxx import *"而导入;
以双下划线开头的(__foo)代表类的私有成员;
(5)以双下划线开头和结尾的(__foo__)代表python里 特殊方法专用的标识,
如__init__()代表类的构造函数。
5.语句
(1)输出语句 print(“Hello World”)
(2)end关键字 可以将多个结果显示在一行,并添加一些字符 print(“”,end=',')
(3)判断语句 if语句的格式(三种)
if 表达式: 执行内容
if 表达式: 执行内容 else : 执行内容
if 表达式: 执行内容 elif 表达式: 执行内容 else: 执行内容
(4)循环语句 while循环 for循环
while循环的格式:
while 判断条件:
语句
for循环的一般格式:
for <variable> in <sequence>:
<statements>
else:
<statements>
6.函数
函数的一般格式:
def 函数名(参数列表):
函数体
7.列表
列表的基本格式 list1 = ['Google', 'Runoob', 1997, 2000];
查看列表 list1[0] list1[1:5]
更新列表 list1[1]=200
删除列表 del list1[1]
8.元组
元组的基本格式 tup1 = ('Google', 'Runoob', 1997, 2000);
元组的注意事项:
元组的小括号可以省略
元组不能进行修改和部分内容的删除
元组可以进行合并等操作
9.字典
字典的基本格式 d = {key1 : value1, key2 : value2 }
字典的特性:
字典是K-V结构的组合
字典可以进行修改等操作
字典不允许出现相同的Key值 key值不可变
10.集合Set
Set集合是一个无序的,不重复的数据组合,它的主要作用如下:
去重,把一个列表变成集合,就自动去重了
关系测试,测试两组数据之前的交集、差集、并集等关系
使用格式 set(列表)
11.多线程
Python中使用线程有两种方式:函数或者用类来包装线程对象。
函数式:调用 _thread 模块中的start_new_thread()函数来产生新线程。
语法如下: _thread.start_new_thread ( function, args[, kwargs] )
参数说明:
function - 线程函数。
args - 传递给线程函数的参数,他必须是个tuple类型。
kwargs - 可选参数。
12.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的简单例子
#类定义 class people:
#定义基本属性 name = '' age = 0
#定义私有属性,私有属性在类外部无法直接进行访问 __weight = 0
#定义构造方法 def __init__(self,n,a,w):
self.name = n self.age = a self.__weight = w def speak(self):
print("%s 说: 我 %d 岁。" %(self.name,self.age))
# 实例化类 p = people('runoob',10,30) p.sp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