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串口调试助手的使用----显示电机运行的波形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正确连接硬件、配置Simulink进行串口通信,强调波特率和发送周期的重要性,包括如何检测串口问题、调整波特率以确保数据精度和波形清晰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使用方法

1.硬件连接

2.软件配置

3.运行效果

注意事项

1.检测串口通信是否正常

2.调整波特率

总结


使用方法

1.硬件连接

要想正常通信,第一步确保硬件连接成功,接线顺序如下

USB转UART-------------------------------开发板

RX--------------------------------------------T

TX--------------------------------------------R

判断有没有接对,有些USB转UART的Rx 端LED会亮(如下图),开发板上电后一直发出数据,固可判断接线顺序是否正常

2.软件配置

打开Simulink的串口调试助手软件,配置端口号和波特率,如下图下位机默波特率是750000,上传的数据都是整数,根据需要调整下位机和上位机的数据范围,方便调试和波形显示

3.运行效果

运气好,直接运行就能显示出数据波形了,但是很多时候没这么顺序,比如USB转UART支持不了750000的波特率,这时候就需要调整下位机和上位机的波特率了

注意事项

当Simulink不能正常显示波形后,需要检测下串口能否正常通信,如果串口通信速度不能支持太高的波特率,读到的数据就没有规律,上位机自然不能正常显示

1.检测串口通信是否正常

可以通过串调试助手查看数据是否正常,这个工具在Microsoft store里下载,支持很高的波特率,挺好用,还免费!如下是正常通的数据,说明数据没有丢失,发送了5个16位的数据

750000Bit/s 

 921600Bit/s

波特率太高,出现了丢失数据的情况,数据都不整齐了!出现这种情况,Simulink不能正常显示

2.调整波特率

step1: 调整下位机的波特率,改好后直接生成代码,编译下载就可以

 调整后的数据也是不可以用的,这是因为波特率降低了,发送速度太慢,通过DMA发送数据时间太长,而发送的数据又比较多,也就是一组数据还没发送完,下一组又来了,这时候需要把发送的周期改长一些

 数据发送周期(采样周期)也要改从原先的5改成30

 数据整齐

换成Simulink, 由于采样率低,波形失真严重。

 

总结

想要数据显示精确就需要高的波特率,发送周期也要合理,可以根据硬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波特率和发送周期,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去查看数据是否发送可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卡洛斯伊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