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p5.面向对象
一、面向对象思想(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1. 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对象,万物皆对象.
2. 对象一定具备自己的特征(属性)和行为(方法).
3. 从面向过程编程(从过程开端入手,逐一完成功能)转换到面向对象编程(分析,构 建对象,以多个对象所具有的能力合理调用协同完成功能).
4. 将数据及对数据的操作作为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数据的载体)
二、类:
1. 概念:
I. 在多个相同或类似的对象中,抽取出共性特征和行为,保留所关注的部分。
II. 类是对象的集合(模板)。
2. 组成:
I. 属性:
a. 成员变量(实例变量):声明在类的内部,函数的外部。当通过类构建对 象的同时,所有成员变量都成为当前对象不可分割的特征。
b. 语法:数据类型 变量名; //定义在类中
c.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 局部变量 | 成员变量 |
定义位置 | 函数或函数中结构的内部 | 类的内部、函数的外部 |
默认值 | 无默认值 | 字面值(与数组相同) |
使用范围 | 从定义行到包含其代码块结束 | 本类 |
命名冲突 | 不允许重名 | 可与局部变量重名,局部优先 |
注意:如成员变量的声明和赋值分开完成,则赋值语句必须在函数内部。
II. 方法:
访问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 形参列表 ){
//方法主体
}
III. 方法重载(Overload):
a. 概念:方法名称相同,参数列表不同(类型不同、个数不同、顺序不同)。
b. 作用:屏蔽使用差异,使用方式灵活、方便。
IV. 构造方法:
a. 构造方法与类名完全相同。
b. 没有返回值类型。
c. 创建对象时,出发构造方法的调用,不可通过句点手动调用。
d. 注意:
1). 在类中,如果没有显示定义构造方法,则JVM默认提供无参构造方 法。
2). 如果手动添加了构造方法,则无参构造不再默认提供,根据需求手动 添加。
3). 构造方法也可重载,多个构造方法遵循重载的规则。
4). 通过关键字new对象时,根据传入参数,调用其对应的构造方法,完 成对象的创建。
5). 有参构造方法可在创建对象的同时,为其属性赋值。
构造方法的为了创建对象的。
有参构造方法是为了更方便的创建对象的。
三、对象:
1. 概念:
I. 具有多个特征和行为的实体。
II. 对象是类的实例。
2. 创建对象:
I. 分配空间:栈空间分配变量空间,堆空间分配对象空间。
II. 初始化属性:
a. 基本数据类型初始值为字面值。
b. 引用数据类型初始值为null。
四、访问属性和方法:
1. 引用(reference)中保存对象的地址。
2. 通过引用值的地址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Dog d1 = new Dog();
d1.breed = "哈士奇"; //调用引用指向的实际对象的breed属性
d1.run(); //调用引用指向的实际对象的run方法
五、this关键字:
1. 引用(当前实例):当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重名时,默认优先使用局部变量。如 需使用成员变量的话,应当增加this关键字作为前缀。如:this.name
2. 构造(首行):在构造方法内部访问同一个类中的其他构造方法时,应在方法的 首行使用this()或this(实参)调用。
六、方法参数传递规则:
1. 基本数据类型为值传递(值的副本),两者间有一方发生改变,不会影响另一方。
2. 引用数据类型为引用传递(地址),两者间有一个发生改变,会影响另一方。
七、面向对象的特点:
1. 高内聚(在一个模块中,各个元素必须结合的紧密程度),指一个软件模块是由 多个相关性很强的代码组成,只负责一项任务,单一只能原则。
2. 低耦合(也叫块间联系,模块之间的紧密程度),各个模块可以独立存在,必须 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使用时通过组合完成任务。
3. 重用性(不必重复开发代码)。
4. 扩展性(重新组合、添加功能)。
bank 值传递(方法参数为基本数据类型)、引用传递(对象、数组、对象数组)
/*
java面向对象的语言
对象:真实存在唯一的事物。
类: 实际就是对某种类型事物的共性属性与行为的抽取。 抽象的概念.... 车
我们从小的时候就不断的接触很多的对象,我们的大脑就会把
这些具备相同属性与行为的事物进行分类。
在现实生活中就存在对象与类这两种事物。计算机是服务于人类,为了让计算机更加接近我们的
生活,这时候就出现了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
面向过程(C) 面向对象(java)
现实生活中 : 对象---------类
在java中: 类------------>对象
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核心思想: 找适合的对象做适合的事情。
如何找适合的对象:
1. sun已经定义好了很多的类,我们只需要认识这些类,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类创建对象使用。
2. 自定义类,通过自定义类来创建对象使用。
自定义类创建对象的三步骤:
1. 自定义类。
格式:
class 类名{
事物的公共属性使用成员变量描述。
事物的公共行为使用函数描述。
}
2. 通过自定义类创建对象。
格式:
类名 变量名 = new 类名();
3. 访问(设置)对象的属性或者调用对象的功能。
1.访问对象属性的格式:
对象.属性名.
2.设置对象的属性:
对象.属性名 = 数据。
3. 调用对象的功能
对象.函数名();
*/
//车类
class Car{
//事物的公共属性使用成员变量描述。
String name; //名字的属性
String color; //颜色属性
int wheel; //轮子数
//事物的公共行为使用函数描述。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name+"飞快的跑起来啦...");
}
}
class 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使用了Car类声明了一c变量, c变量指向了一个车对象。
Car c = new Car();
//设置车对象的属性值。
c.name = "BMW";
c.color = "白色";
c.wheel = 4;
//访问车对象的属性值
System.out.println("名字:"+ c.name+" 颜色:"+ c.color+" 轮子数:"+c.wheel);
c.run();
*/
Car c1 = new Car();
c1.name = "宝马";
Car c2 = new Car();
c2.name = "大众";
c1 = c2;
System.out.println("名字:"+ c1.name); //大众 大众 \大众
}
}
/*
需求: 使用java描述一个车与修车厂两个事物, 车具备的公共属性:轮子数、 名字、 颜色 ,还
具备跑的功能行为。跑之前要检测轮子是否少于了4个,如果少于了4个,那么要送到修车厂修理,
修车厂修理之后,车的轮子数要补回来4个。 然后车就继续的跑起来。
修车厂: 具备公共属性: 名字、 地址、 电话。
公共的行为: 修车。
初学者的经典错误:
1. 变量在同一个作用域(大括号)上是可以直接访问的。
2. 如果一个类要访问另外一个类变量时,那么这时候就只能通过创建对象进行访问。(仅对于目前正确)
*/
//车类
class Car{
//事物的公共属性使用成员变量描述
String name ; // 名字
String color; //名字
int wheel; //轮子数
//事物的公共行为使用函数描述
public void run(){
if(wheel>=4){
System.out.println(name+wheel+"个轮子飞快跑起来..");
}else{
System.out.println(name+"不够4个轮子了,赶快去修理");
}
}
}
//修车厂
class CarFactory{
String name;//名字
String address ; //地址
String tel; //电话
//修车公共行为 ------ 返回值类型、 未知的参数
public void repair(Car c){
if(c.wheel>=4){
System.out.println("告诉你,费了很大力气修好了,给钱");
}else{
c.wheel = 4;
System.out.println("修好了,给钱!!");
}
}
}
class 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0x98
Car c = new Car();
//给车对象赋予属性值
c.name = "陆丰";
c.color = "黑色";
c.wheel = 4;
for(int i = 0 ; i<100 ; i++){
c.run();
}
c.wheel = 3;
c.run();
//创建修车厂对象
CarFactory f = new CarFactory();
//给修车厂赋予属性值
f.name = "集群宝修车厂";
f.address = "韵泰商业广场一楼";
f.tel = "020-1234567";
//调用修车的修车
f.repair(c);//0x98
//
c.run();
*/
//需求: 调用一次repair方法。 前提: 该对象调用完一个方法之后,这个对象就不再使用了。
}
}
/*
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的区别:
定义的位置上区别:
1. 成员变量是定义在方法之外,类之内的。
2. 局部变量是定义在方法之内。
作用上的区别:
1. 成员变量的作用是用于描述一类事物的公共 属性的。
2. 局部变量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变量给方法内部使用而已。
生命周期区别:
1. 随着对象 的创建而存在,随着对象的消失而消失。
2. 局部变量在调用了对应的方法时执行到了创建该变量的语句时存在,局部变量一旦出了自己的作用域
那么马上从内存中消失。
初始值的区别:
1. 成员变量是有默认的初始值。
数据类型 默认的初始值
int 0
float 0.0f
double 0.0
boolean false
char ' '
String(引用数据类型) null
2. 局部变量是没有默认的初始值的,必须要先初始化才能使用。
*/
//人类
class Person {
String name; //成员变量
public void eat(){
int age ;
age = 12;
for(int i = 0 ; i< 5 ; i++){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age);
}
}
}
class Demo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1 = new Person();
p1.eat();
}
}
/*
匿名对象:没有引用类型变量指向的对象称作为匿名对象。
需求: 使用 java类描述一个学生类。
匿名对象要注意的事项:
1. 我们一般不会给匿名对象赋予属性值,因为永远无法获取到。
2. 两个匿名对象永远都不可能是同一个对象。
匿名对象好处:简化书写。
匿名对象的应用场景:
1. 如果一个对象需要调用一个方法一次的时候,而调用完这个方法之后,该对象就不再使用了,这时候可以使用
匿名对象。
2. 可以作为实参调用一个函数。
*/
//学生类
class Student{
int num; //学号
String name; //名字
public void study(){
System.out.println("好好学习,为将来称为高帅富做准备!");
}
}
class Demo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学生对象
//Student s = new Student();
//new Student().name = "狗娃"; //匿名对象
//System.out.println(Student().name); //null
System.out.println(new Student() == new Student()) ; // "==" 用于引用类型变量时,比较的是内存地址。判断两个 对象是否为同一个对象
需求: 调用Student的study方法。
Student s = new Student();
s.study();
new Student().stud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