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lora微调】关于推理时如何使用 LoRA Adapter

假设你有两部分:

  • 一个是原始大模型(base model)
  • 一个是保存的 LoRA Adapter(adapter_config.json + adapter_model.bin)

不合并的情况下推理方法

你可以用 peft 的方式加载 LoRA Adapter,推理时这样写: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 AutoTokenizer
from peft import PeftModel

# 1. 加载原始大模型
base_model = AutoModel.from_pretrained(
    "原始模型路径",
    trust_remote_code=True
)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
    "原始模型路径",
    trust_remote_code=True
)

# 2. 加载 LoRA Adapter
model = PeftModel.from_pretrained(
    base_model,
    "lora_adapter保存路径"
)

# 3. 推理
inputs = tokenizer("你的输入", return_tensors="pt")
outputs = model.generate(**inputs)
print(tokenizer.decode(outputs[0]))
  • "原始模型路径":假设就是你原始 ChatGLM-3 6B 的本地路径
  • "lora_adapter保存路径":就是你训练保存的 lora 目录

这样就可以直接用 LoRA 微调后的模型推理,无需合并!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Adapter微调LoRA技术的适用场景及使用情况的比较。我需要先回顾一下这两种方法的定义和特点。 首先,Adapter微调是在预训练模型的层之间插入小型适配器模块,只训练这些适配器,而冻结其他参数。这样可以节省计算资源,适合资源有限的情况。根据引用[3],Adapter的优点是减少计算资源,保留预训练知识,易于扩展。但缺点是推理可能增加延迟,因为要加载额外模块。 然后,LoRA(低秩适应)通过低秩分解来近似模型参数的变化,不需要修改原模型结构。引用[4]提到,LoRA微调保持原参数不变,通过矩阵分解引入可训练参数。这样既节省内存,又不会增加推理延迟,适合需要高效微调的场景。引用[3]也指出,LoRA在参数效率和性能上有优势,适合大规模模型。 接下来需要比较它们的适用场景。Adapter适合多任务学习,每个任务添加不同的适配器,而基础模型保持不变。这在需要频繁切换任务的场景下很有用,比如对话系统中的不同技能模块。而LoRA更适合单任务微调,尤其是在意推理速度的情况,如在线服务或实应用,因为LoRA不会增加额外结构,保持原模型速度。 另外,资源限制也是一个因素。Adapter虽然训练成本低,但推理有额外模块,可能影响速度。而LoRA训练和推理都高效,适合资源紧张的环境。例如,引用[2]和[4]中的代码示例显示,两者在实现上都需要添加额外组件,但LoRA可能更节省内存。 还要考虑模型规模。对于超大规模模型,LoRA的低秩矩阵可能更高效,因为参数增加较少。而Adapter可能更适合中等规模模型,或者需要灵活扩展多任务的情况。 最后,用户可能需要一个清晰的对比表格,总结两者的异同。需要从原理、参数效率、训练速度、推理速度、适用场景等方面进行对比,确保信息准确引用自提供的资料。</think>### Adapter微调LoRA技术比较分析 #### 一、核心原理对比 1. **Adapter-Tuning** - **原理**:在预训练模型的Transformer层间插入小型适配器模块(通常为两层全连接网络),仅训练适配器参数,冻结原始模型参数[^3]。 - **参数效率**:仅需训练0.5%-5%的总参数(适配器参数占比)[^1]。 - **代码示例**(引用[2]): ```python model.add_adapter(adapter_name, config=config) # 添加适配器模块 model.train_adapter(adapter_name) # 仅训练适配器 ``` 2. **LoRA (Low-Rank Adaptation)** - **原理**:通过低秩矩阵分解,将参数更新量表示为两个小矩阵的乘积: $$ \Delta W = A \cdot B \quad (A \in \mathbb{R}^{d \times r}, B \in \mathbb{R}^{r \times k}) $$ 其中$r \ll \min(d,k)$,仅训练矩阵$A$和$B$[^4]。 - **参数效率**:通常训练0.1%-1%的总参数(取决于秩$r$的选择)[^3]。 --- #### 二、适用场景与性能对比 | **维度** | **Adapter-Tuning** | **LoRA** | |------------------|---------------------------------------------|------------------------------------------| | **适用场景** | 多任务学习、需要频繁切换任务的场景[^3] | 单任务微调、注重推理速度的场景[^4] | | **训练速度** | 较快(仅更新适配器参数) | 极快(低秩分解优化计算)[^3] | | **推理延迟** | 较高(需加载适配器模块)[^3] | 无额外延迟(与原模型一致)[^4] | | **内存占用** | 适配器参数占用额外空间 | 仅需存储低秩矩阵,内存优化更显著[^4] | | **模型兼容性** | 需修改模型结构 | 无需修改原模型结构[^4] | | **典型应用** | 对话系统多技能适配、跨语言迁移学习[^1] | 大规模语言模型高效微调(如GPT-3/BERT) | --- #### 三、选择建议 1. **选择Adapter-Tuning的情况** - 需要为不同任务动态加载适配器(如客服系统处理多种业务)[^3] - 计算资源有限但存储资源充足(适配器模块占用存储空间) - 需避免灾难性遗忘的场景(冻结大部分参数保留预训练知识)[^1] 2. **选择LoRA的情况** - 对推理速度敏感(如实翻译、在线推荐系统)[^4] - 超大规模模型微调(参数效率优势显著) - 需要快速实验不同微调配置(通过调整秩$r$灵活平衡效果与成本)[^3] --- #### 四、实战对比(基于引用代码) 1. **Adapter微调实现**(引用[2]) ```python # 添加适配器模块 config = AdapterConfig.load("pfeiffer") model.add_adapter("my_adapter", config=config) # 仅训练适配器参数 model.train_adapter("my_adapter") ``` 2. **LoRA微调实现**(引用[4]) ```python from peft import LoraConfig, get_peft_model # 配置LoRA参数 config = LoraConfig(r=8, lora_alpha=32, target_modules=["query", "value"]) model = get_peft_model(model, config) # 自动注入低秩矩阵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