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ence从原理图导入器件到layout步骤

本文介绍了从原理图导入器件到layout的步骤,总结了cadence原理图绘制的快捷键,如F2存盘、F4改变器件位置等。阐述了版图层次间的关系,如MOS管各层结构及大小关系。还提及绘制版图的注意事项,包括注入要求、走线宽度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从原理图导入器件到layout步骤

  • 在原理图界面点击Launch(发行)->Layout XL在弹出的窗口中layout选Create New ;Configuration(配置)选Automatic(自动)。后点击OK就行
  • 在弹出的layout界面中点击connectivity(连接)->Gennerate(形成)->All From Source在弹出的界面中只选择第一项就行,像PIN连接和其他选项不用勾选 

2、快捷键总结如下:

F2        存盘

F4 改变器件位置,已连好线的器件

c 复制

m 移动:选中参考点左击鼠标即可移动,再次左击鼠标释放

r 画矩形

Shift+ p    画多边形

P 画线

l 添加标识

s 拉伸图形边缘

a 指定的两个边缘对齐,指定的后者位置不变

Shift + c 剪裁:框选出需要去除的区域

Shift + o 旋转

Shift+ m 合并选中的同层

k   调用标尺

Shift+ k 清除标尺

f 全工作窗口显示
Shift+ z 缩小

Ctrl+ z 放大

i 添加元器件
q  编辑目标属性

u  撤销操作
Delete  删除

Esc键  撤消命令

Shift+ f  进入下层:显示MOS管的内部结构

Ctrl+ f  返回上层:只见MOS管的外框,隐藏内部的结构

 

3、 版图层次之间的关系

  •       MOS管都是一层一层往上叠,首先是衬底,再是有源区,然后是扩散区分为P扩散和N扩散,接着是Poly(多晶硅),最后是金属层。每个层的区域有大小关系为: 衬底 > 有源区 = 扩散区 > Poly,关于金属层每一层有其特定的尺寸
  •       NMOS管用P型衬底(P阱即PW),有源区为N型注入(SN)
  •       PMOS管用N型衬底(N阱即NW),有源区为P型注入(SP)
  •       有源区仅仅是把芯片分为有源区(做元件的区域)和场氧区两部分
  •       绘制NMOS管和PMOS管的区别是扩散区不同,衬底不同,NMOS管的衬底为P阱即P型衬底,但由于芯片整块都是在一个P-SUB上所以可以省去不画,但PMOS管需要画上N

 

4、绘制版图需要注意的事项:

  • 有源区需要N注入或P注入
  • Poly层需要被SP或SN包围
  • 每一层金属的走线宽度有指定的值,快捷键p自动适应宽度
  • 绘制MOS管时还需要注意衬底接触,用过孔与电源或地相连
  • 绘制的单元版图为了方便以后调用,电源使用同一尺寸,且标识使用“vdd!”标识为电源,“gnd!”标识为地,使用快捷键l进行标识操作
  • CT为接触孔是金属1(M1)与多晶硅(Poly)或有源区(AA)的接触孔
  • VIA为过孔是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接触孔
  • 对生成的元件进行打散Edit->Hierarchy->Flatten,勾选Pcells点击OK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