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需求是定时采集一副图像通过wifi/4G网络回传到上位机;采集传输方案尽可能集成化,具有成本优势,能支持镜头前5厘米范围的图像采集;
将任务拆解,大致可得到以下几个环节:
(1)图像的采集;(2)图像的传输;(3)图像的显示;(4)图像的分析处理;
开始设计之前:
刚开始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以及在哪些环节取得突破,乍一看还有很多技术细节还不明白,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们不一定从无到有地开发,可以利用好开源软硬件的项目,阅读博客文章,购买可二次开发的核心板等等资源,边做边体会,先假设后求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一些“微创新”,加以时日,定会取得一定积极的收获。
硬件平台实施方案目前看主要有2种:
(1)基于ESP32-CAM方案,采用ESP32 + OV5640镜头 + 4G模块
(2)采用Linux开发板 + UVC协议摄像头 + 4G模块
第一种方案可以利用ESP32丰富的开发资料,能实现较低的硬件成本和较低的开发门槛,硬件体积也比较小巧;而难点是,如何将拍摄的图片上传到服务器云端;
第二种方案可以利用linux开发板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可以很便捷地采集UVC协议的摄像头图片,可以利用ftp/ssh/tcp网络协议上传图片;难点是,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linux硬件平台,以及熟练使用linux系统的门槛;
一)ESP32-CAM
模块概述:是一款基于乐鑫 ESP32-S 芯片的摄像头模块,集成 Wi-Fi 和蓝牙功能,可实现图像采集、传输和处理等功能。模块尺寸小巧,适用于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物联网等领域。
模块特点:
强大的处理器:采用 ESP32-S 芯片,双核处理器主频达 240MHz,内置 520KB SRAM 和 4MB PSRAM,可快速处理图像数据。
高分辨率摄像头:配备 OV2640 或 OV7670 摄像头,可提供 200 万像素图像分辨率,支持 JPEG、BMP、PNG 等多种图像格式。
无线连接功能:集成 Wi-Fi 和蓝牙,支持 802.11b/g/n 标准,可通过 Wi-Fi 将图像数据传输到云端或其他设备,蓝牙可用于扩展应用场景。
丰富的接口:提供 GPIO、UART、SPI 等接口,可连接传感器等设备,还支持 Micro SD 卡插槽,用于存储图像和数据。
开源硬件和软件:硬件设计和软件代码均可在网上获取,开发者可定制修改,且开源社区资源丰富,有大量示例代码和教程。
模块功能:具备图像采集、传输、存储功能,还可实现运动检测,当检测到物体运动时自动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也可借助开源算法实现人脸识别功能,用于门禁系统等领域。
应用场景:可作为家庭安防监控摄像头或宠物监控摄像头,也可安装在公共场所实现安全监控,还能作为物联网设备的图像采集模块,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农业自动化等领域,此外,在教育科研领域可用于机器人视觉、无人机导航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ESP32-CAM和4G模块通过UART串口相互连接,软件上通过AT指令对4G模块进行配置,完成之后,然后就可以使用4G模块进行数据收发。
本次测试使用的4G模块型号为Air780E,Air780E 是合宙(LuatOS)推出的一款高性能 4G LTE Cat.1 通信模块,主打低功耗、低成本,适用于物联网(IoT)场景中的数据传输、远程控制等需求(如智能表计、车载终端、安防设备等)。其开发可通过 AT 指令、Lua 脚本(基于 LuatOS)、C 语言(基于 SDK) 等多种方式实现。
4G模块实际正常使用时,需要搭配物联网流量卡使用,原则上购买物联网流量卡需要登记实名等认证,但物联网流量卡和我们手机使用的SIM卡的应用领域有所不同,不能简单替代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在电商平台上,部分销售4G模块的商家也可以提供这种物联网流量卡,以下是一家物联网流量卡的价格清单(价格单位:元);通过这种4G物联网流量卡可以进行基础的网络通信测试,其资费也比较低;市场上支持4G的物联网设备基本都是采用了这种类型的物联网流量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