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预测模型_实用数学|第二期 灰色预测模型的原理及其应用

灰色预测模型用于处理小样本、贫信息的问题,强调少数据建模,适用于近期至中长期预测。GM(1,1)模型是其关键,涉及差异信息、解的非唯一性等公理。通过生成数据模型进行预测,通过残差、关联度和后验差检验评估模型精度。" 119239076,11296981,LaTeX论文排版指南:从入门到精通,"['LaTeX', '论文写作', '数学', '物理学', '技术文档']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灰色预测模拟的原理及其应用

b620cbdc39ba5243a6ec0d207d757b22.gif

灰色预测模型研究的是“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并依据信息覆盖,通过序列算子的作用探索事物运动的现实规律。其特点是“少数据建模”,着重研究“外延明确,内涵不明确”的对象。

灰色模型的优点

1、不需要大量的样本。

2、样本不需要有规律性分布。
3、计算工作量小。
4、定量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会不一致。
5、可用于近期、短期,和中长期预测。
6、灰色预测精准度高。

灰色模型的基本原理

公理1、差异信息原理。“差异”是信息,凡信息必有差异。公理2、解的非唯一性原理。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解是非唯一的。该原理是灰色系统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公理3、最少信息原理。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是充分开发利用已占有的“最少信息”。

公理4、认知根据原理。信息是认知的根据。

公理5、新信息优先原理。新信息对认知的作用大于老信息。

公理6、灰性不灭原理。“信息不完全”是绝对的。

GM(1,1)模型

灰色理论认为系统的行为现象尽管是朦胧的,数据是复杂的,但它毕竟是有序的,是有整体功能的。灰数的生成,就是从杂乱中寻找出规律。同时,灰色理论建立的是生成数据模型,不是原始数据模型。
因此,灰色预测的数据是通过生成数据的GM(1,1)模型所得到的预测值的逆处理结果。

GM(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