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各部门的薪水总和_你必须知道的SAP中统计指标设置和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SAP中统计指标的设置和应用,包括统计指标的实际过帐、BDC程序的创建,以及固定值和总值统计指标的区别。通过BDC编程实现统计指标值的批量导入,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讨论了统计指标在成本中心和订单分配中的作用,以及与ERP其他模块的集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一节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统计指标通常用来做分配分摊系数依据。

555e916e1945546a63aaed5958042e45.png

图1-[1]:手工计划创建统计指标计划格式的配置。

图1-[2]:定义统计指标数量实际过帐屏幕格式的配置,先说说统计指标实际过帐。

统计指标实际过帐

在实际业务中,水电辅助材料等需要根据实际消耗量(对应到统计指标)分摊到成本中心或各种订单,订单可以是内部订单,CO订单甚至是PP工单,对后两者可能需要使用Tcode: BS12让其允许业务交易RKS->输入统计指标,如果使用了很多统计指标,直接使用KB31N工作量不小,所以,下面介绍如何使用BDC编程自动批导入统计指标值。

第一步:定义实际过帐屏幕格式

图1-[2]进去后进入图2,创建一个格式名叫ZFR1,将包含成本中心和订单字段。

0799800fcc01d76527af70eaa932d537.png

选择“为每项业务定义屏幕格式”,进入图3,业务交易选择RKS “输入统计指标”,业务交易这个词大家已不再陌生,在KANK中可以看到所有的CO业务交易并为它们分配CO凭证编号,虽然大家好象并不大关心CO的凭证。在一般字段选上“总数量”(一定要选,否则统计指标数不能输入),“项目说明文本”为每行的一个说明而已,选上吧。

在接受方字段同时选上“成本中心”和“订单”,初始屏幕选择“1 清单项目”。

55778ed27910f212a2dc40b349804752.png

配置非常简单,到此就完成了,设置屏幕格式的目的其实就是隐藏不需要的垃圾字段。

第二步:使用SHDB录屏

输入SHDB建立一批记录,输入Tcode->KB31N, 进入图4画面,屏幕变式选择ZFR1,出现成本中心和订单,数量和文本,正是图3中设置的屏幕变式。

0ac75952ec50ad3b4fa40c76a5b7828d.png

图4是KB31N录屏画面,屏幕变式选择ZFR1,带出的输入类型是“L清单输入项“,特别特别强调一下,因为行项目使用的是”Table control“控件,现在有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解决行项目动态行的问题,就是每输入一行记录,一定要回车,这样在输入行项目后,永远只出现最新输入的最后一样,新录的行则是第2行,只有两行。图4-[3]显示最后一行项目是0003,输入第4行,永远只显示两行,我们知道通常在Table control输入行项目的各变量值是变化的,如果翻屏,变量值又是从头开始,非常难于控制,保存后进入图5,看看录屏规律。

ffeb1e96f7a58e61ae9e8c696bdd4206.png

在图5中,你看到每次回车后产生都调用程序 SAPLK23F1 屏幕1200,注意:

图5-[1]:你可以导出或引入BDC记录文件,如果不想编写程序,可将记录文件直接导出然后增加需要输入的主数据再引入。

图5-[2][3]: 在记录第一行时,光标数据BDC-CURSOR->ELR(01),变量值指针是(01),4个变量其中EL2表示成本中心,EL3表示订单,EL4表示统计指标名称,ELR1表示统计数量,第一行各变量指针是(01)。

图5-[3][4]:接下来因为是每行都回车,所以行项目的BDC-CURSOR都是ELR1(02),4个变量的指针都是(02)。

第三步:编写BDC程序

请参考接下来的小技巧-制作BDC程序。

统计指标定值和总值

Tcode:KK01

可以使用Tcode KK01建立统计指标,

统计关键指数通常作为分配分摊的系数,应用ERP各模块,但是不作为作业内型的分配。

看几个Tcode:

FAGLGA31:新总帐FI模块分配分摊,也可用于资产科目分配

4KE1|3KE1:利润中心分配|分摊,可用来分配资产科目余额或发生额

KSW1|KSV1|KSU1:成本中心重过帐|分配|分摊

上面各模块的几个分配分摊事务码都可使用统计指标做分配分摊系数,特别地强调下资产科目的分配分摊,比如你使用了多个业务范围或利润中心,希望根据业务范围/利润中心出具资产负债表,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某些公用材料这些资产余额就可在期末根据统计指标分配分摊出去。

统计指标分固定值和总值两种,什么意思呢?宰这个东西本人就比较在行,为了说明,举个例子,步骤如下:

(1).KK01建立统计指标ZGDZ,采用固定值。

(2).KB31N输入统计指标数量,传说做CO做的久的,最后听到分配分摊都会胸闷呕吐,那个什么电话费用分配根据电话数量统计指标的例子已经用了好几代,现在还有人在用,俺不喜欢创新,也假设ZGDZ就是电话数量统计指标,看图6。

8697768d640248659aa7a69dd137189e.png

图6-[1][2]:在07年5月份时(假设使用公历年做会计年度,月份=期间),成本中心Z02的电话数量是10部,Z03是20部。

图6-[3]:过帐后,可使用Tcode FAGLSKF3看到在2007年5月到12月都有了统计数

量,数量是第5月输入的,就是说,固定值型统计指标在全年各期间保持不变

除非你以后更改后,图7描述了统计指标变更情况 。

9862241eaf21d5d1e58db83534b7d485.png

现在,假设7月份成本中心Z03将10部电话转移到成本中心Z01。

图7-[1][2]:输入成本中心Z01|Z02的数量10。

图7-[3]:可看到成本中心Z03的统计指标数量从第7间开是变成10,但是前面的5/6期间依旧保留为20,而成本中心Z01则从第7期开始到12期都是10。

结论:

I.固定值统计指标输入后,则自动生成从输入期到该年的12期的统计数量。

II.如果某期间统计指标发生多次变更,同样影响该期到该年第12期数量,数量是最后一次更

改的统计数量而非多此数量的总和。

统计指标更新逻辑为:

For 本年本期间 To 本年最后第12期间

Update 统计指标数量表 Set 统计数量 = 本次输入数量。

   Next 期间

III.KB31N可输入0,上例假设成本中心Z03电话全部被撤掉,则可输入Z03|ZGDZ统计数量为0,可使用Tcode:OBA5关闭警告消息BK 198 。

COBK:统计指标抬头

那么总值型统计指标如何呢?也分两步:

(1).KK01建立统计指标ZTJZ,采用总值,什么时候采用总值呢?说,国内传统的成本会计一般是按期结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职员工资费用需到期末才可得到实际发生额,产品的实际成本这时才能被准确计算出,国内的一些ERP软件没有所谓的作业类型概念所以这样做,哎,等到期末才得出产品实际成品,黄花菜都凉了。

   温习一下ERP的作业类型,将固定资产折旧,人工建立成作业类型比如MAC,LAB,设置一个计划价格,假设每天都开工单,可将作业MAC/LAB发送到工单,注意此时产生的是成本凭证而非实际的财务凭证,相当于给工单一个应计计划值,从而可比较“实时”看到工单的“实际成本“,期末再重估实际作业价格重估工单。

   假设企业使用周平衡,每10天去操一次水表或电表统计用量,统计指标使用ZTJZ。

(2).KB31N输入统计指标数量,如图8 。

0ad2d3b33aa3363bc8d84914d9f71ada.png

图8-[2][4]:假设输入成本中心Z02/Z03用电(ZZJZ)数量分别为10/20度,期间5。

图8-[1]:看到ZZJZ在成本中心第5期(只有输入的第5期)Z02/03数量分别为10/20。

图8-[3]:再同样输入一次,可以发现统计指标数量是每次的总和。

结论:

I.总值统计指标输入后,只有输入当期的统计数量,如果没有输入则统计指标为0。

II.如果在某期多次输入统计数量,则统计数量是总计累加的.

统计指标更新逻辑为:

Update 统计指标数量表 Set 上次统计数量 =上次统计数量 + 本次输入数量(可为负但不能为0)  Where 期间 = 统计指标过帐期间 .

III.KB31N不可输入0,提示错误BK 048,OBA5不可关闭,如果发现统计指标数量不对比如某个成本中心的统计数量应该为0怎办呢?在一月中,如果输入多次统计指标,或有多行为了一个小错误反冲统计指标凭证不大可取,如果数量多计,可以Tcode: FAGLSKF3查询统计指标数量并输入负的调整统计指标。

如果企业只在月末一次性导入且必定导入统计指标,固定型就等于总值型。假设你有上百个成本中心,有水费电费一大堆统计指标,实际上使用固定型统计指标更方便,做个Template,列举出全部成本中心,没发生水电费的即为0,每期都用这个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