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OpenCV是一个广泛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开源库,它提供多种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功能。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Python中使用OpenCV模块来打开和加载图片,这是初学者学习计算机视觉的基础步骤。文章详细解释了使用OpenCV的 cv2.imread()
函数和图片加载后进行的基础操作,如检查加载状态、显示图片以及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等。
1. OpenCV基础概念介绍
OpenCV简介
OpenCV,即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软件库。它是由Intel在1999年发起并参与开发的,现在由Willow Garage公司支持。OpenCV的主要目标是为计算机视觉算法提供一套易用的API,同时为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
基本功能与应用场景
OpenCV涵盖了广泛的计算机视觉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处理、特征检测、物体识别、运动跟踪、视频分析和3D重建等。这些功能支持了众多应用场景,例如增强现实、医学图像分析、安全监控、机器视觉系统和人机交互等。
OpenCV的编程语言支持
OpenCV库主要以C++语言编写,但提供了多语言的接口,包括Python、Java、C#等。它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使得开发者能够在多种操作系统上进行视觉应用的快速开发。其中,Python因其简洁的语法和强大的数据科学库而成为数据科学家和机器学习工程师的热门选择。
2. Python环境下的OpenCV安装与导入
安装和导入库是进行任何软件开发的基础步骤,尤其是对于图像处理库OpenCV而言。在Python环境下安装OpenCV库并导入至项目中是开始图像处理任务的第一步。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如何配置Python环境,并引导用户完成OpenCV库的安装和导入。
2.1 OpenCV库的安装流程
2.1.1 Python环境的配置
在安装OpenCV之前,确保你的系统已经安装了Python。对于大多数现代操作系统,Python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器,或者通过包管理器进行安装。为了确保系统中安装的是最新版本的Python,可以访问 Python官网 下载安装程序。
安装Python后,打开命令行工具(在Windows上为CMD或PowerShell,在Linux或macOS上为Terminal),使用以下命令来验证Python是否安装成功:
python --version
或者在Python 3.x版本中使用:
python3 --version
2.1.2 使用pip命令安装OpenCV
OpenCV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库,可以使用Python的包管理工具pip进行安装。在安装之前,确认pip命令在你的系统中已经安装并配置好。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验证pip是否可用:
pip --version
或者在Python 3.x版本中使用:
pip3 --version
一旦确认了Python和pip都已经就绪,可以通过pip安装OpenCV。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安装最新版本的OpenCV:
pip install opencv-python
如果需要指定特定版本的OpenCV,可以通过以下命令:
pip install opencv-python==4.5.2.52
2.1.3 验证安装是否成功
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导入cv2模块来验证OpenCV是否成功安装。打开Python解释器或者创建一个新的Python脚本文件,并输入以下代码:
import cv2
print(cv2.__version__)
如果代码能够无误地执行并打印出OpenCV的版本号,如“4.5.2”,那么说明OpenCV已经成功安装在你的Python环境中。
2.2 OpenCV的导入与版本检查
OpenCV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库,提供了众多模块用于处理图像和视频数据。安装完成后,学习如何导入并检查其版本信息是开始使用OpenCV的第一步。
2.2.1 导入OpenCV库的基本方法
导入OpenCV库是进行图像处理工作的前置条件。在Python脚本中,通常使用 import
语句来导入整个库或库中的特定模块。导入OpenCV库的基本语法如下:
import cv2
通过上述语句,你将能够访问OpenCV提供的所有功能。然而,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导入方式,例如只导入特定模块,可以这样做:
from opencv import cv2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必在代码中使用 cv2.
前缀,只需直接调用函数即可。
2.2.2 检查OpenCV版本信息
在进行项目开发时,了解你使用的OpenCV版本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确定程序是否兼容于库的API,特别是当你需要在多个项目间共享代码时。检查OpenCV版本的方法已在前文中展示了,这里提供一个更加通用的方法:
print(cv2.getBuildInformation())
上述命令将打印出OpenCV构建的详细信息,包括版本号、编译配置、编译器版本、构建时间等。这对于调试和在不同环境间移植代码非常有用。
在掌握了如何安装OpenCV及其基本导入与版本检查方法后,你已经为深入学习图像处理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会探索如何使用 cv2.imread()
函数读取图像,这是进行图像处理任务的关键步骤。
3. cv2.imread()
函数的使用及参数介绍
3.1 cv2.imread()
函数的功能与重要性
cv2.imread()
是 OpenCV 库中用于加载图像文件的函数。它是任何图像处理程序的基础部分,用于将图像文件加载到内存中,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对于程序员而言,正确地使用 cv2.imread()
是处理图像数据的首要任务之一。使用此函数,可以轻松地将图像文件读取为一个多维数组,数组中的每个像素都有对应的数值,这样就可以利用 OpenCV 提供的丰富功能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
3.2 参数详解与使用示例
3.2.1 模式参数的作用与选择
cv2.imread()
函数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模式参数。该参数决定了以何种方式读取图像,其中模式参数具有以下几种选项:
-
cv2.IMREAD_COLOR
: 这是默认参数,它会将图像加载为彩色,即使图像是灰度图也会添加一个透明度通道。 -
cv2.IMREAD_GRAYSCALE
: 将图像加载为灰度图。 -
cv2.IMREAD_UNCHANGED
: 加载图像包括透明通道,如果图像具有透明度(RGBA),则此模式会读取该通道。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要确保我们的图像被加载为灰度图像,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import cv2
image = cv2.imread('image.jpg', cv2.IMREAD_GRAYSCALE)
3.2.2 不同参数下的图片读取效果对比
下面是一段示例代码,演示在不同模式参数下读取同一张图像,并展示读取结果的差异:
import cv2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读取彩色图像
color_image = cv2.imread('image.jpg', cv2.IMREAD_COLOR)
# 读取灰度图像
gray_image = cv2.imread('image.jpg', cv2.IMREAD_GRAYSCALE)
# 读取包含透明通道的图像
unchanged_image = cv2.imread('image.jpg', cv2.IMREAD_UNCHANGED)
# 使用Matplotlib显示图像
plt.figure(figsize=(12, 8))
plt.subplot(131), plt.imshow(color_image, cmap='gray'), plt.title('Color')
plt.subplot(132), plt.imshow(gray_image, cmap='gray'), plt.title('Grayscale')
plt.subplot(133), plt.imshow(unchanged_image, cmap='gray'), plt.title('Unchanged')
plt.show()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彩色图像是带有颜色的,灰度图像仅显示黑白灰度值,而包含透明通道的图像会显示任何可能的透明效果,这在处理具有透明度的图像文件时非常有用。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使用正确的模式参数对于读取图像的格式和后续处理都至关重要。选择错误的模式可能会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或者得到错误的结果。
请注意,在上述示例代码中,我们使用了 matplotlib
库来展示图像结果。这是因为 OpenCV 本身并不支持直接显示图像窗口(除了使用 cv2.imshow()
),而 matplotlib
是一个强大的库,支持多种图像显示功能,非常适合于在文档或博客中展示结果。
4. 图片加载状态验证方法
在图像处理的实践中,能够正确地加载图片是进行后续处理工作的前提。因此,了解如何验证图片的加载状态,对于识别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至关重要。本章节将深入探讨图片加载失败的常见原因,并提供多种图片加载状态的验证技巧。
4.1 理解图片加载失败的常见原因
在进行图片处理之前,图片的加载是一个必经的步骤。然而,并非所有的图片加载都能顺利进行。图片加载失败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
- 文件路径错误:路径错误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处理不同操作系统时路径分隔符的差异。
- 文件损坏:图片文件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可能会损坏,导致无法被正确读取。
- 文件格式不支持:OpenCV可能不支持某些特殊的图片格式,或者需要额外的编解码器。
- 权限问题:在尝试加载图片时,由于文件权限不足也可能导致加载失败。
- 系统资源不足:当系统资源(如内存)不足时,也可能会导致图片加载失败。
理解这些常见原因有助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快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4.2 图片加载状态的验证技巧
为了确保图片能够正确加载并被处理,需要对加载状态进行有效的验证。下面将介绍两种验证技巧,包括使用异常处理检查加载状态和利用状态码判断加载结果。
4.2.1 使用异常处理检查加载状态
异常处理是Python中处理运行时错误的标准方法。通过捕获 cv2.imread()
函数可能抛出的异常,可以有效地检查图片是否被成功加载。下面是具体的代码示例及逻辑分析:
import cv2
import os
def load_image(image_path):
# 检查文件是否存在
if not os.path.isfile(image_path):
raise FileNotFoundError(f"指定的文件 {image_path} 不存在。")
try:
image = cv2.imread(image_path) # 尝试加载图片
except Exception as e:
raise IOError(f"无法加载图片 {image_path},错误详情:{e}")
return image
# 测试函数
try:
image = load_image("path_to_image.jpg")
print("图片加载成功")
except Exception as error:
print(error)
在此代码中, load_image
函数首先检查文件是否存在,然后尝试使用 cv2.imread()
加载图片。如果在加载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如文件路径错误或图片格式不受支持,函数会抛出异常。通过异常处理,我们可以确定图片是否成功加载。
4.2.2 利用状态码判断加载结果
OpenCV 提供了状态码来表示不同的加载结果。通常,当图片成功加载时, cv2.imread()
函数会返回一个图像数组。相反,如果函数返回 None
,则表示图片加载失败。通过检查函数的返回值,我们可以判断加载的状态。
import cv2
def check_image_loaded(image_path):
image = cv2.imread(image_path)
if image is None:
print(f"图片 {image_path} 加载失败")
else:
print(f"图片 {image_path} 加载成功,图片大小为:{image.shape}")
# 测试函数
check_image_loaded("path_to_image.jpg")
上述代码中, check_image_loaded
函数利用 cv2.imread()
的返回值来判断图片是否加载成功,并输出相关信息。
结合上述两种技巧,我们可以有效地确认图片的加载状态,并进一步进行问题的排查和解决。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图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5. 图片的显示与窗口控制
5.1 图片显示函数 cv2.imshow()
的介绍
5.1.1 cv2.imshow()
的基本用法
在使用OpenCV进行图像处理的过程中, cv2.imshow()
函数是用于显示图像的最基本的函数。此函数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窗口名称(字符串),第二个参数是要显示的图像对象。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一个空白的黑色图像
image = np.zeros((250, 500, 3), np.uint8)
# 设置窗口名称
window_name = 'Display Image'
# 显示图像
cv2.imshow(window_name, image)
# 等待任意键盘按键
cv2.waitKey(0)
# 关闭所有窗口
cv2.destroyAllWindows()
在上述代码中, cv2.waitKey(0)
函数会等待用户键盘输入,参数0表示无限等待,直到有任何键盘输入事件。 cv2.destroyAllWindows()
会关闭所有OpenCV创建的窗口。
5.1.2 图片窗口的创建与管理
通过 cv2.imshow()
函数,可以创建具有不同窗口名称的多个图像窗口。这在比较多个图像或查看不同处理阶段的图像时非常有用。
# 创建并显示两个不同的图像窗口
cv2.imshow('Image 1', image)
cv2.imshow('Image 2', np.ones((250, 500, 3), np.uint8) * 255)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两个窗口:"Image 1"和"Image 2",分别显示了黑色和白色的图像。使用 cv2.destroyWindow()
函数可以单独关闭特定的窗口。
5.2 窗口控制的高级技巧
5.2.1 键盘事件的处理与响应
cv2.imshow()
不仅用于显示图像,还可以在同一个窗口中响应键盘事件。这使得我们能够在运行时控制程序的行为,例如通过按键保存图像或者退出程序。
def save_image(event, x, y, flags, param):
if event == cv2.EVENT_KEYDOWN:
if event == ord('s'): # 按 's' 键保存图像
cv2.imwrite('screenshot.png', image)
elif event == ord('q'): # 按 'q' 键退出程序
cv2.destroyAllWindows()
# 注册键盘回调函数
cv2.namedWindow(window_name)
cv2.setMouseCallback(window_name, save_image)
# 等待事件循环
cv2.waitKey(0)
5.2.2 窗口的自动销毁与调整大小
有时候,我们希望窗口在程序运行结束或特定事件发生时自动关闭,而不是依赖用户的输入。这可以通过设置 cv2.destroyWindow()
函数的参数或者在特定条件下调用它来实现。
def on_exit(event, x, y, flags, param):
if event == cv2.EVENT_MBUTTONDOWN: # 鼠标左键点击退出
cv2.destroyAllWindows()
cv2.namedWindow('Auto Close Window')
cv2.setMouseCallback('Auto Close Window', on_exit)
# 显示图像
cv2.imshow('Auto Close Window', image)
# 等待事件循环
cv2.waitKey(0)
在此例中,当用户点击鼠标左键时,所有窗口将自动关闭,示例说明了如何利用回调函数控制窗口的生命周期。
6. 图像格式和读取模式的理解
6.1 图像格式的种类与特性
6.1.1 常见图像格式的介绍
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多种图像格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场合。每种格式都有其特定的用途、优势和局限性。常见的图像格式包括但不限于:
- BMP(位图图像文件) :Windows操作系统中常见的图像格式,未压缩的图像数据,易于编辑和查看。
- JPEG(联合图像专家小组) :广泛用于网络和摄影领域,通过有损压缩减小文件大小,适用于存储大量图片,但可能损失图像质量。
- PNG(便携式网络图形) :支持无损压缩,常用于网页设计,确保图像清晰度的同时减小文件体积。
- GIF(图形交换格式) :支持动画的无损压缩图像格式,适用于简单的动画制作,但也限制了颜色数量。
- TIFF(标签图像文件格式) :适合专业图像处理,可以无损存储高质量图像,但文件体积较大。
6.1.2 不同格式对读取方式的影响
不同的图像格式可能影响OpenCV库在读取时的处理方式。例如:
- BMP格式 :由于其无压缩特性,读取速度较快,占用内存较多,适用于不需要压缩存储空间的场景。
- JPEG格式 :在读取时可能需要处理压缩导致的图像失真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压缩率的选择。
- PNG格式 :由于其无损压缩,读取时可以保证图像质量,但相应的处理时间可能比有损格式要长。
- GIF格式 :由于支持动画,读取时可能需要额外的处理来处理帧序列。
- TIFF格式 :由于其复杂的存储结构,读取处理通常需要更多的CPU资源。
6.1.3 表格:图像格式的对比
| 图像格式 | 压缩类型 | 用途 | 优势 | 劣势 | | --- | --- | --- | --- | --- | | BMP | 无压缩 | 图形设计 | 简单、易于编辑 | 文件体积大 | | JPEG | 有损压缩 | 摄影、网络 | 压缩效率高 | 图像质量可能损失 | | PNG | 无损压缩 | 网页设计 | 保持图像质量 | 文件相对较大 | | GIF | 无损压缩 | 动画 | 动画支持、无损 | 颜色受限、文件体积较大 | | TIFF | 无损压缩 | 专业图像处理 | 高质量、无损 | 文件体积极大、处理速度较慢 |
6.2 图像读取模式的选择
6.2.1 GRAYSCALE、COLOR和RGBA模式的区别
OpenCV在读取图像时支持多种颜色模式,主要包括:
- GRAYSCALE(灰度模式) :将图像读取为单通道,表示为0到255之间的灰度值,适用于不需颜色信息的图像处理任务。
- COLOR(颜色模式) :通常读取为BGR(蓝、绿、红)三通道图像。这种模式保留了图像中的颜色信息,适合大多数图像处理和视觉应用。
- RGBA模式 :与COLOR相似,但增加了一个透明度通道(Alpha),可以用来表示图像的透明度。
6.2.2 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读取模式
选择合适的读取模式对于后续处理非常关键。以下是根据需求选择读取模式的几个关键点:
- 灰度图像处理 :如果你的应用仅需处理图像的亮度信息,选择GRAYSCALE模式可以减少后续处理的计算量。
- 彩色图像处理 :大多数通用图像处理任务,如识别、分割、分类等,需要保留颜色信息,因此选择COLOR模式。
- 图像合成与覆盖 :在图像合成或需要处理图像透明度的场景中,RGBA模式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处理能力。
6.2.3 代码示例:读取不同模式的图像
下面的代码块展示了如何使用 cv2.imread()
函数读取不同模式的图像:
import cv2
# 读取为灰度图像
image_grayscale = cv2.imread('path_to_image.jpg', cv2.IMREAD_GRAYSCALE)
# 读取为BGR颜色图像
image_color = cv2.imread('path_to_image.jpg', cv2.IMREAD_COLOR)
# 读取为RGBA颜色图像
image_rgba = cv2.imread('path_to_image.png', cv2.IMREAD_UNCHANGED)
# 显示图像
cv2.imshow('Grayscale Image', image_grayscale)
cv2.imshow('Color Image', image_color)
cv2.imshow('RGBA Image', image_rgba)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6.2.4 代码逻辑解读
-
cv2.imread()
函数用于读取图像。它的第二个参数是一个标志位,用于指定读取图像的方式。 -
cv2.IMREAD_GRAYSCALE
标志位用于将图像读取为单通道灰度图像。 -
cv2.IMREAD_COLOR
标志位用于读取彩色图像,默认方式,如果在读取时没有指定标志位,则默认为彩色图像。 -
cv2.IMREAD_UNCHANGED
标志位用于读取图像并且保留透明通道(如果有的话)。
选择合适的图像读取模式可以为后续的图像处理步骤奠定基础。例如,如果应用不需要颜色信息,使用灰度模式可以大幅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反之,如果需要处理图像的透明度或颜色信息,则应选择相应的模式。
6.2.5 表格:读取模式选择指南
| 需求 | 推荐模式 | 说明 | | --- | --- | --- | | 仅亮度处理 | GRAYSCALE | 减少计算量,单通道 | | 通用图像处理 | COLOR | 保留颜色信息,三通道 | | 图像合成透明度 | RGBA | 保留透明通道,适合合成 | | 需要透明度处理 | COLOR 或 RGBA |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是否需要透明通道 |
通过正确选择读取模式,可以优化图像处理流程,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做出合适的技术决策。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任务需求、性能考虑和图像格式特性,综合选择最合适的读取方式。
7. 图像处理的基础操作示例
7.1 图像颜色空间的转换操作
7.1.1 BGR到GRAY的转换过程
OpenCV中,图像默认的颜色空间是BGR(蓝绿红)。然而,在很多图像处理场景中,我们需要使用灰度图像(GRAY),比如边缘检测。将BGR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是一个常见的操作。在OpenCV中,这个过程可以通过 cv2.cvtColor()
函数来实现。
代码块示例如下: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 加载BGR图像
image_bgr = cv2.imread('image.jpg')
# 将BGR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image_gray = cv2.cvtColor(image_bgr, cv2.COLOR_BGR2GRAY)
# 显示原始图像和灰度图像
cv2.imshow('Original BGR Image', image_bgr)
cv2.imshow('Converted GRAY Image', image_gray)
# 等待用户按键后关闭所有窗口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导入了必要的库,然后使用 cv2.imread()
函数读取了一个BGR格式的图像。接着,我们使用 cv2.cvtColor()
函数将图像从BGR颜色空间转换为灰度颜色空间,并且使用 cv2.imshow()
函数显示了原始图像和转换后的灰度图像。
7.1.2 RGB与GRAY的相互转换
虽然OpenCV中图像默认使用BGR格式,但在许多其他库中,如Pillow,图像默认使用RGB格式。因此,在不同库之间转换图像时,我们需要能够在这两种颜色格式之间进行转换。此外,我们可能也需要从灰度图像转换回RGB图像,比如在进行颜色处理之前。
转换代码示例如下:
# 假设已经有了一个RGB格式的图像
image_rgb = ...
# 将RGB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image_gray = cv2.cvtColor(image_rgb, cv2.COLOR_RGB2GRAY)
# 如果需要,再从灰度图像转换回RGB
image_converted_to_rgb = cv2.cvtColor(image_gray, cv2.COLOR_GRAY2RGB)
在此代码块中,我们使用 cv2.cvtColor()
函数在RGB和GRAY颜色空间之间进行转换。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OpenCV进行图像操作时,通常需要先将RGB图像转换为BGR格式。
7.2 图像的基本处理技术
7.2.1 图像缩放与裁剪的实现
图像缩放是将图像缩小或放大到特定尺寸的操作。裁剪是指选择图像的特定区域进行展示。这两个操作在图像预处理和数据增强中非常有用。
图像缩放代码示例:
# 缩放图像到指定尺寸
image_scaled = cv2.resize(image_bgr, (new_width, new_height), interpolation=cv2.INTER_AREA)
# 显示缩放后的图像
cv2.imshow('Scaled Image', image_scaled)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图像裁剪代码示例:
# 裁剪图像中的特定区域
top_left_x, top_left_y = 100, 50
bottom_right_x, bottom_right_y = 300, 250
image_cropped = image_bgr[top_left_y:bottom_right_y, top_left_x:bottom_right_x]
# 显示裁剪后的图像
cv2.imshow('Cropped Image', image_cropped)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在这两个示例中,我们使用 cv2.resize()
函数来缩放图像,其中 interpolation
参数指定了插值方法。对于缩放, cv2.INTER_AREA
通常用于缩小图像,因为它可以避免插值过程中的模糊。裁剪操作则使用了Python切片语法来选择图像的一部分区域。
7.2.2 图像滤波与噪声去除的方法
图像滤波是去除噪声和模糊图像的技术,常用方法包括高斯滤波、中值滤波等。高斯滤波适用于去除高斯噪声,而中值滤波擅长去除椒盐噪声。
高斯滤波代码示例:
# 应用高斯滤波去除噪声
image_gaussian_blur = cv2.GaussianBlur(image_bgr, (5, 5), 0)
# 显示滤波后的图像
cv2.imshow('Gaussian Blurred Image', image_gaussian_blur)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中值滤波代码示例:
# 应用中值滤波去除噪声
image_median_blur = cv2.medianBlur(image_bgr, 5)
# 显示滤波后的图像
cv2.imshow('Median Blurred Image', image_median_blur)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在这两个示例中, cv2.GaussianBlur()
和 cv2.medianBlur()
函数分别用于应用高斯滤波和中值滤波。
7.2.3 图像边缘检测技术演示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图像中的对象边界。Canny边缘检测是一种流行的边缘检测技术。
Canny边缘检测代码示例:
# 使用Canny方法进行边缘检测
image_canny = cv2.Canny(image_bgr, threshold1=100, threshold2=200)
# 显示检测到的边缘
cv2.imshow('Canny Edges', image_canny)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在这段代码中, cv2.Canny()
函数用于检测图像中的边缘。参数 threshold1
和 threshold2
是用于边缘连接的两个不同阈值,这两个阈值的选取对于边缘检测的结果有很大影响。
通过以上的图像处理技术示例,您可以了解如何使用OpenCV在Python环境下执行一些基础的图像处理操作。这些操作为更复杂的图像分析和理解打下了基础。
简介:OpenCV是一个广泛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开源库,它提供多种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功能。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Python中使用OpenCV模块来打开和加载图片,这是初学者学习计算机视觉的基础步骤。文章详细解释了使用OpenCV的 cv2.imread()
函数和图片加载后进行的基础操作,如检查加载状态、显示图片以及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