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余弦定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包括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内容、证明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实例解析,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什么叫解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共6个元素,已知这6个元素中的一部分,求其余元素的过程就是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

  • 1、定理的内容

\[\cfrac{a}{sinA}=\cfrac{b}{sinB}=\cfrac{c}{sinC}=2R(R为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

  • 2、证明方法:

思路一:利用三角形的高证明正弦定理;

992978-20171228211407959-478856054.png

思路二: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证明正弦定理;

992978-20171228211429506-1961536608.png

思路三:向量法证明正弦定理

992978-20171228211436053-1145711908.png

思路四:三角形的外接圆证明

992978-20171228211444178-913495658.png

思路五:用余弦定理证明正弦定理

待补充

  • 3、变形使用形式

边的形式:\(a=2RsinA\)\(b=2RsinB\)\(c=2Rsinc\)

角的形式:\(sinA=\cfrac{a}{2R}\)\(sinB=\cfrac{b}{2R}\)\(sinC=\cfrac{c}{2R}\)

比例形式:\(asinB=bsinA\)\(asinC=csinA\)\(bsinC=csinB\)

连比形式:\(a:b:c=sinA:sinB:sinC\)

其他相关公式:普通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r=\cfrac{2S}{a+b+c}(用割补法证明)\)

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r=\cfrac{1}{2}(a+b-c)(c为斜边)\)

\(S_{\Delta}=\cfrac{1}{2}absinC=\cfrac{1}{2}bcsinA=\cfrac{1}{2}casinB=\cfrac{abc}{4R}\)

  • 4、作用:从\(\cfrac{a}{sinA}=\cfrac{b}{sinB}=\cfrac{c}{sinC}\)分析;

①已知两角及任一边,求其余两边和另一角;

②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进而求得其余的边和角。

\(\Delta ABC\)中,已知\(a,b,A\),三角形的解的个数这种情形比较复杂,见下表

992978-20180112174248347-355009629.png

余弦定理

  • 1、定理的内容

边的形式:

\(a^2=b^2+c^2-2bccosA\)\(b^2=c^2+a^2-2cacosB\)\(c^2=a^2+b^2-2abcosC\)

\(A=\cfrac{\pi}{2}\)时,余弦定理变形为\(a^2=b^2+c^2\),即勾股定理,故我们说勾股定理时余弦定理的特殊情形。

角的形式:

\(cosA=\cfrac{b^2+c^2-a^2}{2bc}\)\(cosB=\cfrac{a^2+c^2-b^2}{2ac}\)\(cosC=\cfrac{a^2+b^2-c^2}{2ab}\)

  • 2、证明(10种证明)

  • 3、变形使用形式

\(b^2+c^2-a^2=2bccosA\)\(a^2-b^2-c^2=-2bccosA\)

\(sin^2C+sin^2A-sin^2B=-\sqrt{3}sinAsinC\)\(cosB=\cfrac{a^2+c^2-b^2}{2ac}=\cfrac{sin^2C+sin^2A-sin^2B}{2sinAsinC}\)

  • 4、作用

①已知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进而求其余两角。

②已知三边,求三个内角。

在使用余弦定理时,我们的思维大多习惯于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求第三边,如图一所示,已知边\(a、c\)和角\(B\),求第三边\(b\),此时相当于求函数值一样的简单和容易。有时候当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时,我们往往就会忘记用余弦定理而转用正弦定理,这样就费事了,其实此时还可以用余弦定理直接求第三边。如图二所示,已知边\(a、b\)和角\(B\),求第三边\(c\),我们可以这样\(b^2=a^2+c^2-2accosB\),转求关于\(c\)的方程即可。

992978-20180105093303799-340700263.png

  • 余弦定理使用中的思维定式,要避免

例1【2019届宝鸡市高三理科数学质检Ⅰ第7题】

\(\Delta 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sqrt{7}\)\(c=4\)\(cosB=\cfrac{3}{4}\),则\(\Delta ABC\)的面积为【】

$A.3\sqrt{7}$ $B.\cfrac{3\sqrt{7}}{2}$ $C.9$ $D.\cfrac{9}{2}$

分析:属于三角函数中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的形式,常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更多的采用余弦定理的方程表达形式,也是考试中对余弦定理考察形式中的高频考查模式。

\(b^2=a^2+c^2-2accosB\),即\(7=a^2+14-2a\times 4\times\cfrac{3}{4}\)

得到\(a^2-6a+9=0\),即\(a=3\),又由于\(sinB=\cfrac{\sqrt{7}}{4}\)

\(S_{\Delta ABC}=\cfrac{1}{2}acsinB=\cfrac{3\sqrt{7}}{2}\),选\(B\)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anghai0666/p/8118389.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