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自举?只不过是电容和二极管捣的乱

本文分析了一个自举电路,其中VG1提供3V、5KHz的三角波信号。重点介绍了在二极管非理想情况下的电路行为,以及电平如何上移【3-Vd】V。文中还详细解释了二极管的钳位作用和电容充放电过程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分析下面的电路.


VG1是三角波,参数:3V,5KHz



一目了然,在二极管非理想情况下,这是一个自举电路,电平上移【3-Vd】V。Vd为二极管导通压降。

本人才疏学浅,一直不太明白这个电路的输出波形,在网上搜了一些,都是只言片语,讲得不甚了了,故写此文,以供各位探讨。

为了说明这个电路的输出波形,需要复习两个概念。

 

  • 电路理论中,二极管导通后,两端的压降就会是固定的Vd,这个压降成为钳位电压,它就像一个钳子一样,把两端的电位差牢牢固定住。
  • 电容器是定义为可以保存一定电荷量的电路元件,根据形状距离材料的不同,电容器的容积也不同,由于电荷的流逝需要时间,电容的充放电需要时间,故而电容上的电压差是不能突变的。

清楚了这两点,就可以开始分析这一电路了。

 

 

  1. 首先,假设电容上没有电量,三角波从0开始增加到3V的过程中,电容两端的电压会保持同步,故而此时电容上没有压降,电容通过二极管充电,等效为短路;
  2. 然后,当三角波从3V下降到0V时,电容经过二极管放电,等效为短路;
  3. 随后,当三角波从0V下降到二极管导通压降0.8V时,由于二极管的钳电位作用,电容右侧电位会保持在0.8V不变,此时随着三角波幅值的下拉,电容两端出现了压降,这个压降在三角波的幅度达到-3V时达到最大值【3-Vd】;
  4. 最后,当三角波从-3V逐渐回升到3V的过程中,由于电容两端压降不能突变,这一压降得以保持,电路的输入得以举高,上升幅度为【3-Vd】。

实际输出如下图【TINA 9 仿真】: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ancelod/p/3849374.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