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级项目管理的意义:
按照PMI的定义,组织级项目管理被认为是一种包括项目管理、大型项目管理、项目组合管理的系统的管理体系,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它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
2、项目组合管理
2.1、项目组合管理是一个保证组织内所有都经过风险和收益分析、平衡的方法论。“风险评估”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项目组合管理的两个要素。
2.2、任何组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项目驱动型的组织必须慎重选择项目的类型和数量。同时,由于资源安排与项目所处阶段有着紧密的关联,如何提高项目的资源利用率,降低项目风险正是项目组合管理所要研究的主题。
2.3、项目组合管理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即先确定组织的战略目标,优先选择符合组织战略目标的项目,在组织的资金和资源能力范围有效执行项目。
3、项目选择和优先级排列
3.1、项目选择和优先级排列是实施项目组合管理的重要过程。
3.2、结构化的项目选择和优先级排列方法包括:决策表技术(EMV)、财务分析和DIPP分析。
3.3、通常采用的项目财务分析法包括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
3.4、DIPP=EMV(截至目前的时间为止)/ETC(估算到完成时的成本)
如果项目的DIPP值小于1,则意味着该项目的实际成本要比预算成本高。那么就应该对这样的项目进行调整或者终止。
DIPP值越高的项目,意味着资源的利用率越高,越值得优先考虑资源的支持。
4、项目管理办公室(PMO)
项目管理办公室的日常性职能包括:
- 建立组织内项目管理的支撑环境
- 培养项目管理人员
- 提供项目管理的指导和咨询
- 组织内的多项目的管理和监控
项目管理办公室的战略性职能包括:
- 项目组合管理
- 提高组织项目管理能力
5、大型及复杂项目管理
5.1、对于大型及复杂项目,一般有如下几个特征:
- 项目周期长。
- 项目规模较大,目标构成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把项目分解成一个个目标相互关联的小项目,形成项目群进行管理
- 项目团队构成复杂。
- 大型项目经理的日常职责更集中于管理职责。在大型及复杂项目的情况下,需要更明确而专一的分工机制,管理所体现的效率因素更直接的影响项目的目标实现。同时,由于大型项目大多数是以项目群的方式进行,而大型项目经理面临更多的是“间接管理”的挑战。
5.2、一般项目的计划主要关注的是项目活动的计划。但是对于大型及复杂项目来说,制定活动计划之前,必须先考虑项目的过程计划,也就是必须先确定用什么方法和过程来完成项目。需不需要为一个项目单独建立一整套过程体系?这主要看过程本身的作用和项目本身的需求和特征。
5.3、如果说关于是否采用过程作为IT项目管理的基础在小型项目中还存在争议的话,对于大型和复杂项目来说则必须建立以过程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因为这时,协作的效率要远远高于个体的效率。
建立统一的项目过程会大大的提高项目之间的协作效率,有力的保证项目质量。但是,如果希望过程制度起到期望的作用,还必须在项目团队内部建立一个体系,包括制定过程、执行过程、监督过程。
5.4、一般来说,大型IT项目都是在需求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项目就自然分成了两个主要阶段:需求定义阶段和需求实现阶段。
5.5、概括来说,项目的控制过程有3个重要的因素:项目绩效跟踪;外部变更请求;变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