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这一年

这个标题的文章应该不少--每年都有大把的人毕业。

普通一本一枚,数学专业,外语:cet6。

一月底回学校开始准备做毕业设计。然后等考研成绩。三月初毕业设计的代码差不多完成,这时候考研成绩也出来了。很遗憾,考虑过调剂,又放弃了。看了一下本校的计算机的硕士,不调剂是明智的,计算机的必须得985硕士。这个月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不过挺难实现的,估计用到机器学习和模式分类的相关内容。难度系数超过我的预期。

三月初写论文,任务比较重,三份论文。不过第三份只写了部分。月底随便投几份简历,挑了个感兴趣的。四月初开始实习。这期间回学校呆过一些日子。很怀念是学生的那些日日夜夜。离校那天,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彻底的成了农民工,现在在我心里,程序员和农民工没差别。

实习两个月,完成一个项目,windowsphone的应用,代码写的挺糟糕的,公司也没审核代码这类流程(也没有培训),然后开始思考代码的优化和程序的框架,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解决。第一个项目做完,转做android两个月,因为android当时缺人。做两个月android开发,外包项目,接收的二次开发,对一个版本优化和升级。做完第二个android又回到windowsphone开发,一个游戏类的应用,工期差不多花了五个月。很疲惫,每周差不多60小时的工作强度。我很想骂这个公司管理层,完全没必要加班的,结果每天加班。然后我每天上午都习惯了打酱油,等到晚上加班了补上上午的工作。忽悠鬼的事情偏偏不得不做。

九月,给公司做过一个数据分析的小工作,两天,分析七万条数据的含义。这两天的工作又让我重新思考我为什么工作的问题来了。然后重新准备做2月份想到的东西,下班回家之后做的,周末也做。进度很慢,因为每天都九点左右才下班,周六也加班。抽不出多少时间。

国庆节期间专心研究了那个的实现方式,进度前进挺多的。然后慢慢做到现在。

上周接手第四个项目,又是android的。公司确实蛋疼,折腾我。

之前,到现在,客户端一直都是一个人做一个产品,他们宁愿放着一个人闲着也不两个人做一个产品,我不能理解不能理喻,也不会理喻。一个人开发太无聊了,而且我很纠结代码的质量,代码进度很慢。其实主要是没有测试,我从来不用自己的产品的。因此,没注意过自己产品的bug。公司对我做的东西不爽,我也不爽,这点确实有问题。公司更蛋疼,放着测试整天玩游戏也不催他测试公司的产品。我表示很不明白。难道测试是专职玩游戏的?

最近开始了解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人际问题,it公司也是有勾心斗角的这样的事的。我现在是这么认为的,要不然,放着一个什么都不做的测试,我肯定会裁掉这个职位。要其何用?现在想,应该有其他原因。

以后的事情,我又疑惑了。实在感觉不到在这公司的归属感。

明年走是十有八九的事情。走之后该干什么,现在还在思考中。

或者我可以专注的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大声的说,创业吧,青年。作为我工作一年来的心声。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ongtzu/archive/2012/12/26/2834679.html

### 二本电子信息工程毕业毕业一年后的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内,通常已经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新人的过渡,并逐渐适应了行业需求。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积累的情况,这一阶段的人才往往会在以下几个主要方向展开职业发展。 #### 技术研发类岗位 许多二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会进入技术研发岗位,从事电子产品设计、通信设备开发或嵌入式系统调试等工作。例如,在通信行业中,射频工程师、硬件测试工程师等职位对具备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有持续的需求。这类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并且能够参与到产品的优化与升级过程中[^1]。 #### 嵌入式开发方向 由于嵌入式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因此掌握C语言、ARM架构、RTOS/Linux操作系统等技能的毕业生,在这一年中可能会转向嵌入式软件开发方向。企业对于具有项目经验、熟悉STM32、ESP32等芯片平台的初级嵌入式开发工程师有较高的接受度。 #### 硬件技术支持与测试岗位 部分毕业生会选择进入硬件相关公司,担任技术支持工程师或产品测试工程师。这些岗位要求对电路分析、PCB设计、信号处理有一定了解,并能协助客户解决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虽然薪资水平可能略低于软件岗位,但有助于积累行业经验并为未来的职业转型打下基础[^2]。 #### 软件开发及IT相关岗位 尽管电子信息工程并非计算机专业,但因其课程设置中包含大量编程内容(如C/C++、Python、MATLAB等),不少毕业生会转向软件开发、算法实现或数据分析方向。特别是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具备软硬结合背景的人才具有一定优势。例如,参与图像识别、语音信号处理等项目的后端开发工作。 #### 行业应用方向 随着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概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进入新能源、医疗电子、智能穿戴等行业。例如,从事医疗器械中的信号采集与处理、智能传感器的设计与集成等工作。这些岗位通常对跨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提供较为稳定的成长路径[^3]。 #### 升学或继续深造 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以提升自身的理论深度和技术竞争力。考研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此外,也有少部分人通过自考、出国等方式拓展学历层次,以便进入更高层次的研发机构或跨国企业[^2]。 #### 典型行业分布 - **通信与网络**:华为、中兴、三大运营商及其外包公司。 - **消费电子**:小米、OPPO、Vivo等智能手机厂商及供应链企业。 - **工业自动化**:西门子、施耐德、汇川技术等。 - **医疗设备**: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 - **汽车电子**:比亚迪、蔚来、特斯拉等车企及相关供应商。 ```python # 示例代码 - 使用Python进行简单的数据可视化(模拟工资分布)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 模拟不同岗位的平均月薪(单位:千元) positions = ['硬件工程师', '嵌入式开发', '软件开发', '技术支持', '通信工程师'] salaries = [8.5, 9.2, 10.5, 7.8, 9.0]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bar(positions, salaries, color='skyblue') plt.title('Average Monthly Salar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raduates (One Year After Graduation)') plt.xlabel('Job Positions') plt.ylabel('Salary (RMB Thousand)') plt.ylim(7, 11) plt.grid(axis='y') for i in range(len(salaries)): plt.text(i, salaries[i] + 0.1, f"{salaries[i]:.1f}K", ha='center', va='bottom') plt.show()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