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形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关键点:
感知、直接经验、生动形象。
要求:
-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 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
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点: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独立。
要求:
-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鼓励学生动手,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发扬民主教学。
(三)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概念:
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点:
顺序、体系、系统。
要求:
-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四)巩固性原则
概念: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关键点: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