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点1)

本文详述了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特点,包括注意力的品质、记忆分类及思维定势。强调了注意的分配与分散、短时记忆特点、以及心理定势在问题解决中的双重影响。此外,探讨了学习的本质,分析了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影响学习的因素如智力和焦虑,以及斯金纳和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认知过程

1.注意的品质

  1. 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一目十行)
  2.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3. 注意的分散:注意离开了当前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将注意指向了其他无关的对象的现象。
  4.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
  5.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行为,是注意灵活性的表现;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行为,是注意不稳定的表现。

辨析题: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的分配。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它是主动的,是注意的重要品质。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离开了当前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将注意指向了其他无关的对象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我们不能把注意的分配与注意的分散混为一谈,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辨析题: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离开了当前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将注意指向了其他无关的对象的现象。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行为,是注意灵活性的表现;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行为,是注意不稳定的表现。

2.中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简答题: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答:教师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办法:

  1. 培养学生广阔而稳定的兴趣(培养间接兴趣)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 重视学生集中注意的自我培训

3.记忆的分类

简答题: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答:短时记忆的特点:

  1. 时间很短:一般是30秒左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