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20
----------
网络基础
1.应用层:抽象语言---编码
2.表示层:编码---二进制
3.介质访问控制层:
4.物理层:
人类最早的网络---对等网
变大网络:1.增加节点 2.距离延长
RJ-45 双绞线 最远100m(中继器 延长传输距离)
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
HUB 集线器--安全 延时 地址 冲突
地址:全球唯一 格式相同 MAC地址:48位二进制构成以16进制显示
冲突: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排队
速率公式:约等于(带宽/8)85%
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1.当数据进入交换机后,交换机会先查看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并且将进入接口与其映射到本地的MAC地址表中,随后再基于MAC地址表查看目标MAC地址,若有记录,则直接根据MAC地址表发送;若没有记录,则进行泛洪。
泛洪:向出来进入接口以外的所有接口进行发送
泛洪区域:泛洪范围越大,网络就会越大(卡)
MAC地址表的老化时间:300s
对等网--变大网络--无限的传输距离 无冲突 单播--网桥--交换机--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地址---认识则单播 不认识则泛洪 因为泛洪范围过大---路由器--网络层--IP--IP地址
路由器--(每一个路由器的接口都是一个泛洪范围的终点)
IPV4:32位二进制构成 存在网络位和主机位的区分;网络位用于标识所在范围:选取点分十进制表标识。
1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0100
子网掩码的特性:由连续的1和连续的0组成 也为32位 (255.255.0.0)
子网掩码连续的1所对应的部分就为网络位
ARP地址解析协议:通过一种地址找到另一种地址
子网掩码的特性:由连续的1和连续的0构成 也为32位
子网掩码连续的1所对应的部分就为网络位,连续的0对应主机位
——————————————————————————————————————————
3.24
ARP地址解析协议:通过一种地址找到另一种地址
广播:在同一泛洪区域内,迫使交换机进行泛洪。
广播--广播域 广播域=泛洪区域
ARP的工作原理:ARP先通过广播发送请求包,所有收到广播的设备都将其源IP与源MAC相互映射记录本地的ARP缓存表中,随后,查看目标IP/MAC是否为自己,若不是则丢弃该数据,若是,则以单播的形式进行回复。在之后的传输中,将优先查看本地的ARP缓存表,若有记录则直接按照记录执行单播即可,若没有记录,则发送ARP请求包获取。
ARP缓存表老化时间:180s
IPV4详解:
ABC类地址:单播地址
D类地址: 组播 只能作为目标IP
E类
A类:1-126 前8位为网络位
B类:128-191 前16位为网络位
C类:192-223 前24位为网络位
D类:224-239 不分网络位主机位
E类:240-255
A类地址:255.0.0.0
B类地址:255.255.0.0
C类地址:25.255.255.0
特殊地址:
一:127 环回地址 127.0.0.1-127.255.255.255 用于排错的
二:255.255.255.255 受限广播地址 在不知道对方IP以及MAC地址的时候使用
三:主机位全0 它并不是一个单播地址,不能被配置为IP
四:主机位全1 它并不是一个单播地址,不能被配置为IP 192.168.1.255/24 直接广播地址
五:0.0.0.0 既代表所有地址 也代表没有地址
六:169.254.0.0/16 本地链路地址 自动私有地址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子网划分
192.168.1.0/24
主机数范围:主机位全0----主机位全1
192.168.1.0/24-----192.168.1.255/24 256个 可用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