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开发模式与常见陷阱解析
1. 云原生开发的常见陷阱
在云原生开发过程中,部分团队一开始倾向于选择简单快捷的做法,而非正确的做法。他们认为之后总有机会对网络 API 进行重构。然而,即便最终进行重构(这也并非可靠),依赖关系会迅速增长。解开这样的混乱局面将是一项耗时的任务,其工作量很可能超过一开始就定义良好、强隔离 API 所节省的工作量。
2. 参考架构模式
2.1 模式概述
提供一个易于访问的文档,阐述标准化的系统架构,供所有团队在构建应用程序或组件时使用。这样可以确保更高的架构一致性,并通过更好的可重用性降低开发成本。
2.2 适用场景
当团队向云原生迁移时,他们缺乏构建云原生系统的经验和明确参考。如果在没有标准化平台计划的情况下进行转型,每个团队可能会为其负责构建的部分选择非常不同的架构。这会导致组件难以解释、维护更复杂,并且由于不同平台的学习曲线陡峭,开发人员在团队间流动会更加困难。此外,在缺乏知识和简单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团队可能会回归到熟悉的方式(偏见),从而显著降低转型的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 更容易重用现有架构。
- 一些团队永远不会扩展原始版本。
- 给予充分自由时,团队会提出许多不同的架构。
- 一个团队很难从整体上考虑整个系统。
2.3 解决方案
- 记录公司将使用的架构原则,教育团队以标准化的方式构建软件,并创建架构审查流程以确保团队间的一致性。
- 架构应足够高层次,以便团队有选择工具的灵活性。
- 使用演示应用程序作为示例实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