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PL编程与模型套件开发的创新探索
1. MaaP与5PL的基础理念
1.1 MaaP的特性
MaaP应部分独立于程序员的假设、范式和原则,对目标环境的变化具有容忍性和鲁棒性,以实现编程语言的独立性。同时,它要能应对正常应用情况的偏差。目前应用开发往往基于应用中的某种“常态”,而未充分考虑潜在但可容忍的偏差。此外,MaaP需要特定的教育支持。
1.2 5PL的原则基础
5PL需基于计算机科学原则的修订,经典的计算类别要为5PL进行扩展,具体如下:
| 经典类别 | 扩展方向 |
| ---- | ---- |
| 通信与协调 | 迈向集成协作 |
| 计算 | 走向计算基础设施 |
| 回忆 | 实现多层次的数据和信息管理 |
| 评估 | 达到SPICE级别的评估 |
| 自动化 | 超越编译 |
| 动态优化 | 取决于系统使用和环境 |
| 设计 | 作为复杂建模 |
这些原则可与科学的四个范式相结合,分别是经验科学、智力科学、计算科学和数据科学(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数据科学可视为一种计算科学。此外,还需考虑第五个范式——日常生活协作,至少达到手工艺或艺术层面。所有范式都由模型支持,其中被忽视的范式是近似,特别是用于降低复杂性和提高可管理性。
2. 模型套件的重要性与特点
2.1 模型的构成与作用
模型常被开发为正常模型,继承隐含的深度模型以及相应的方法、技术和手段。正常模型直接反映起源,包括模型的范围、在应用场景中的功能以及表示起源的类比。然而,就像冰山一样,应用的关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