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x - 1)==0

本文详细解析了一种快速计算正二进制整数中1的个数的方法,并通过代码实现了该算法。通过分析Value与Value-1进行&操作的原理,解释了为什么这种方法能高效地统计1的数量。同时提供了两种算法实现,一种是传统逐位判断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操作的巧妙算法,后者在实际应用中更为高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判断一个整数x是否是2的N次方。

  方法之一是判断x & (x - 1)==0。若为True,则x是2的N次方;若为False,则x不是2的N次方。

  有人质疑,他证明了“2的n次方一定符合这个条件”, 却并没有证明“符合这个条件的一定是2的n次方”呀!更没有证明“不符合条件的一定不是2的n次方”呀。

  

  现在,从两个方面来证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

  证明之前,先给出一些定义

  &运算的定义:A & B 表示将A和B转化为二进制,然后按照对位&运算。

  例如:17 & 9

    100012  =1710

  &     1012   =910

  ------------------------

    000012   =110

  而对位&运算的定义如下:

  1 & 1=1  ;  1 & 0=0  ;  0 & 1=0  ;  0 & 0=0

  对位&运算还有如下性质:

  A & 1=A  ;  A & 0=0  ;  A & A=A  ;  A & B=B & A  此时:A,B=0或1

  

  定义:

  X=x1x2……xn-1xn,其中xi=1或0,1≤i≤n,n>0。显然X>0(当X≤0,没有讨论的意义)

  给定正整数X,X是2的N次方的充要条件是X转化成二进制后,有且只能有一个1,其余的都是0

  也就是说,若X是2的N次方,则x1=1,x2=……=xn-1=xn=0

       若X不是2的N次方,则至少存在一个j,xj=1,1<j≤n

  

  先证明“2的N次方符合X & (X - 1)==0条件”

  当X=1时,1 & 0 =0,满足条件

  当X>1时,且X是2的N次方

  如定义:X=100……0  (n-1个0,n>1)

      X-1=11……1  (n-1个1,n>1)

  则X & X-1是

     100……02  =X10      

  &     11……12  =X-110

  ------------------------

      00……02  =010

 

  满足条件 

 

  再证明“不是2的N次方不符合X & (X - 1)==0条件”

  分两种情况,

  1、X是奇数,则X=x1x2……xn-1xn,x1=xn=1,故X=1x1x2……xn-11

    则X-1=1x2……xn-10

    则X & X-1是

     1x2x3……xn-112  =X10      

  &     1x2x3……xn-102  =X-110

  ------------------------------------

     1x2x3……xn-102   ≠010

     不满足X & (X - 1)==0的条件

  2、X是偶数,则X=x1x2……xn-1xn,x1=1,xn=0

    由于X不是2的N次方,因此x1,x2……xn-1中至少有两个为1。设xj是最右边的1

    则X=1x2……xj-1xj0……0=1x2……xj-110……0   1<j<n,最右边有n-j个0

    则X-1=1x2……xj-101……1           1<j<n,最右边有n-j个1

    则X & X-1

     1x2……xj-110……02  =X10      

  &     1x2……xj-101……12  =X-110

  --------------------------------------

     1x2……xj-100……02   ≠010

    不满足X & (X - 1)==0的条件  

  综上所述,当X不是2的N次方的时候,是不满足X & (X - 1)==0的条件的

 

  因此,当X是2的N次方的时候X & (X - 1)==0成立,当X不是2的N次方的时候X & (X - 1)==0不成立。

 

  故判断X(X>0)是否是2的N次方的方法,判断X & (X - 1)==0是否成立,是可行的。


算法的强大——快速计算一个正二进制整数中包含多少个1

 原题:一个正整数,转成二进制后,这个二进制数包含多少个1?

  这个问题在网上看过多次,几番思考,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采用最基本的办法,逐位判断,是1的统计加1,最后将统计数返回。

  以下是这个思路的VB2008代码,不失一般性,将正整数的范围控制在(1~231-1)

  Private Function GetCount1OfValue(ByVal Value As Integer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Count As Integer = 0
    For i = 0 To 30
      If (Value And 2 ^ i) = 2 ^ i Then Count += 1
    Next
    Return Count
  End Function

 

  但是近日,在网上发现一个很巧妙的算法,能够快速实现上述的计算功能。代码贴于下方

  Private Function GetCount1OfValue(ByVal Value As IntegerAs Integer  

    Dim Count As Integer = 0

    Do While Value > 0

      Value = Value And (Value - 1)

      Count +=1

    Loop

    Return Count

  End Function

 

  这段代码的精髓就是在这一句:Value = Value And (Value - 1)

  曾经用过类似语句的在我的博客“判断是否是2的N次方——证明x & (x - 1)==0的正确性

  那么这句语句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看下面的分析

  假设Value=X1X2……Xn-1Xn,其中Xi(1≤i≤n)为1或0

  不妨设Xi是最右边的1,那么Value就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

  Value=X1X2……Xi-1Xi0……0,其中(1≤i≤n),Xi后面有n-i个0

  因为Xi=1,所以Value=X1X2……Xi-110……0,其中(1≤i≤n),1后面有n-i个0

  则Value-1=X1X2……Xi-101……1,其中(1≤i≤n),0后面有n-i个1

  则Value And (Value-1)=X1X2……Xi-100……0,其中(1≤i≤n),Xi-1后面有n-i+1个0

  

  因此,Value And (Value-1)的效果把最右边的1变成0

  在上面的代码中,每把最右边的1变成0,则统计数加1,直到所有的1变成0为止。

 

  这两个算法,第一个算法的循环次数是固定的,是31次,无论数值是多少(必须在范围之内)。而第二个算法和Value中的1的个数有关,循环的次数就是1的个数,可见该算法之妙。

&lt;think&gt;我们正在讨论位运算表达式 `x &amp;= x - 1` 的作用。根据位运算的知识,这个操作通常用于将一个整数的二进制表示中最右边的1变为0。让我们逐步分析: 1. 考虑一个非负整数 `x` 的二进制表示。假设其最低位的1位于第 `k` 位(从右向左,从0开始计数),那么 `x` 可以表示为:`... a_{k+1} 1 0...0`(即第 `k` 位为1,其右边都是0)。 2. 那么 `x-1` 的二进制表示就会变成:`... a_{k+1} 0 1...1`(第 `k` 位变为0,其右边的所有位变为1)。 3. 现在,将 `x` 和 `x-1` 进行按位与操作(`x &amp; (x-1)`): - 在第 `k` 位:`x` 是1,`x-1` 是0,所以结果为0- 在第 `k` 位右边:`x` 是0,`x-1` 是1,所以结果为0- 在第 `k` 位左边:`x` 和 `x-1` 的位都相同(因为减1操作没有影响到更高位),所以按位与后保持不变。 4. 因此,整个操作的结果就是将 `x` 的最右边的1变成了0,而其他位不变。 这个操作有几个常见的应用: - 计算一个整数的二进制表示中1的个数(每次循环消去一个1,直到x变为0)。 -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的幂(因为2的幂的二进制表示中只有一个1,所以执行一次`x &amp;= x-1`后结果为0)。 例如: - 设 `x = 12`(二进制1100): - 第一步:`x = 12 (1100)`,`x-1=11 (1011)`,`x &amp; (x-1) = 1000 (8)`。 - 第二步:`x=8 (1000)`,`x-1=7 (0111)`,`x &amp; (x-1)=0`。 - 所以12的二进制中有两个1- 设 `x=8 (1000)`: - 一次操作后变为0,说明8是2的幂。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回答用户的问题:`x &amp;= x - 1` 的作用是将整数 `x` 的二进制表示中最右边的1变成0。 现在,根据指令,我们需要生成相关问题: &sect;&sect;相关问题&sect;&sect; 1. 如何计算一个整数的二进制表示中1的个数? 2. 如何判断一个整数是否是2的幂? 3. 除了 `x &amp;= x-1`,还有哪些常用的位运算技巧?&lt;/think&gt;### 位运算表达式 `x &amp;= x - 1` 的作用详解 `x &amp;= x - 1` 是一个高效的位运算操作,其核心功能是**将整数 `x` 的二进制表示中最右侧的 1 变为 0**,同时保持其他位不变。以下是逐步分析: #### 1. **操作原理** - **二进制表示**:设 `x` 的二进制为 `...a_k...a_1a_0`,其中最低位的 1 位于第 `k` 位(右侧为低位)。 - **`x-1` 的效果**: 当 `x` 减 1 时,第 `k` 位从 1 变为 0,其右侧所有位从 0 变为 1。 例如: - `x = 12`(二进制 `1100`)&rarr; `x-1 = 11`(二进制 `1011`) - **按位与操作 `&amp;`**: `x &amp; (x-1)` 会保留 `k` 位左侧相同的位,而将第 `k` 位及其右侧变为 0- `x`:`... a_{k+1} 1 0...0` - `x-1`:`... a_{k+1} 0 1...1` - 结果:`... a_{k+1} 0 0...0` 例如: `12 &amp; 11 = 1100 &amp; 1011 = 1000`(二进制)。 #### 2. **典型应用场景** - **统计二进制中 1 的个数**: 循环执行 `x &amp;= x-1` 直到 `x=0`,循环次数即为 1 的个数: ```python def count_ones(x): count = 0 while x: x &amp;= x - 1 # 每次消除一个 1 count += 1 return count ``` - 示例:`x=12 (1100)` 第 1 次:`12 &amp; 11 = 8 (1000)` 第 2 次:`8 &amp; 7 = 0` &rarr; 共 2 个 1- **判断 2 的幂**: 若 `x` 是 2 的幂(如 `8=1000`),则 `x &amp; (x-1) = 0`: ```python def is_power_of_two(x): return x &gt; 0 and (x &amp; (x - 1)) == 0 ``` #### 3. **数学解释** - 设 `x` 的最低位 1 对应 $2^k$,则: $$ x = a \cdot 2^{k+1} + 2^k, \quad x-1 = a \cdot 2^{k+1} + (2^k - 1) $$ - 按位与结果: $$ x \ \&amp; \ (x-1) = a \cdot 2^{k+1} $$ 相当于移除了 $2^k$ 项[^3]。 #### 4. **边界与注意事项** - **`x=0` 的情况**:操作无效果(`0 &amp; (-1)` 仍为 0)。 - **负数处理**: 在补码表示下,操作同样有效(如 `x=-2`(二进制 `...1110`)&rarr; `x-1=-3 (...1101)` &rarr; `x &amp; (x-1) = ...1100`)。 ### 总结 `x &amp;= x - 1` 通过消除最右侧的 1,广泛应用于二进制位操作,如统计 1 的个数(时间复杂度 $O(\text{1 的个数})$)或快速判断 2 的幂[^4]。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