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触发流程二

本文深入解析了中断触发流程中的核心数据结构irq_desc和irq_chip,详细介绍了这两个结构体的各个字段含义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并解释了它们如何共同管理硬件中断。

中断触发流程二

2012-07-24 10:16 by 至上, 18 阅读, 0 评论, 收藏编辑

主要讲下两个结构体及其关系和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每一个中断线或者叫中断向量都对应一个desc结构体,系统中所有的desc组成一个结构体数组。

复制代码
struct irq_desc {
        unsigned int            irq;
        struct timer_rand_state *timer_rand_state;
        unsigned int            *kstat_irqs;
#ifdef CONFIG_INTR_REMAP
        struct irq_2_iommu      *irq_2_iommu;
#endif
        irq_flow_handler_t      handle_irq;   //每个中断线都有一个中断处理程序
        struct irq_chip         *chip;        //包含一些中断开关  屏蔽等工作
        struct msi_desc         *msi_desc;
        void                    *handler_data;
        void                    *chip_data;
        struct irqaction        *action;        /* IRQ action list */   //中断子程序链表
        unsigned int            status;         /* IRQ status */        //说明这个中断线是否可以被共享

        unsigned int            depth;          /* nested irq disables */
        unsigned int            wake_depth;     /* nested wake enables */
        unsigned int            irq_count;      /* For detecting broken IRQs */
        unsigned long           last_unhandled; /* Aging timer for unhandled count */
        unsigned int            irqs_unhandled;
        spinlock_t              lock;
#ifdef CONFIG_SMP
        cpumask_var_t           affinity;
        unsigned int            node;
#ifdef CONFIG_GENERIC_PENDING_IRQ
        cpumask_var_t           pending_mask;
#endif
#endif
        atomic_t                threads_active;    //这里的线程是怎么回事呢?
        wait_queue_head_t       wait_for_threads;
#ifdef CONFIG_PROC_FS
        struct proc_dir_entry   *dir;
#endif
        const char              *name;
} ____cacheline_internodealigned_in_smp;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struct irq_chip {
        const char      *name;
        unsigned int    (*startup)(unsigned int irq);
        void            (*shutdown)(unsigned int irq);
        void            (*enable)(unsigned int irq);
        void            (*disable)(unsigned int irq);

        void            (*ack)(unsigned int irq);
        void            (*mask)(unsigned int irq);
        void            (*mask_ack)(unsigned int irq);
        void            (*unmask)(unsigned int irq);
        void            (*eoi)(unsigned int irq);

        void            (*end)(unsigned int irq);
        int             (*set_affinity)(unsigned int irq,
                                        const struct cpumask *dest);
        int             (*retrigger)(unsigned int irq);
        int             (*set_type)(unsigned int irq, unsigned int flow_type);
        int             (*set_wake)(unsigned int irq, unsigned int on);

        void            (*bus_lock)(unsigned int irq);
        void            (*bus_sync_unlock)(unsigned int irq);

        /* Currently used only by UML, might disappear one day.*/
#ifdef CONFIG_IRQ_RELEASE_METHOD
        void            (*release)(unsigned int irq, void *dev_id);
#endif
        /*
         * For compatibility, ->typename is copied into ->name.
         * Will disappear.
         */
        const char      *typename;
};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struct irqaction {    //每一个中断例程对应一个irqaction,都放在链表中
        irq_handler_t handler;   //这个结构体里面应该有指向中断子程序的指针
        unsigned long flags;
        const char *name;
        void *dev_id;    //在中断共享时用与区分中断子程序的
        struct irqaction *next;   //链表中指向下一个例程
        int irq;              //中断号
        struct proc_dir_entry *dir;
        irq_handler_t thread_fn;     //好奇怪  这里也有线程相关
        struct task_struct *thread;
        unsigned long thread_flags;
};
复制代码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了解tp框架中的中断触发机制和流程 请问ThinkPHP 框架中断触发机制 工作流程”。这里的“tp框架”指的是ThinkPHP框架。 用户引用了多个引用,我需要参考这些引用来构建回答。引用包括: - [^1]: 关于行为扩展原理和实现方法。 - [^2]: 关于ThinkPHP的相关专题。 - [^3]: 关于Redis读写分离。 - [^4]: 关于ThinkPHP的控制器和重定向。 - [^5]: 关于行为的位置共同性和标签(位),类似于AOP编程。 特别地,引用[^5]直接相关:它描述了行为如何绑定到特定位置(标签),类似于AOP的切面,在应用程序运行到这些标签时被拦截执行。 用户的问题是关于“中断触发机制和流程”,在ThinkPHP中,这可能指的是行为扩展机制,其中行为在特定点(标签)被触发。 系统级指令: 1. 行内数学表达式使用$...$格式。但在这个上下文中,可能不需要数学表达式,因为主题是PHP框架。如果有变量或代码相关的内容,可以适当使用。 2. 独立公式使用$$...$$并单独成段。同样,可能不适用。 3. LaTeX语法正确。 4. 使用中文回答。 5. 生成相关问题。 6.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例如[^1]。 用户可见层指令: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 - 尽量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所以,我需要构建一个清晰的回答,解释ThinkPHP框架中的中断触发机制(即行为扩展机制),参考提供的引用。 关键概念从引用[^5]: - 行为:在特定位置(标签)执行的操作。 - 标签:行为发生作用的位置,如应用执行前、模板输出后。 - 机制:当应用程序运行到标签时,被拦截下来执行相关行为,类似于AOP的切面。 工作流程: 1. 定义行为:创建行为类,实现特定方法。 2. 绑定行为到标签:在配置中指定哪些行为在哪些标签执行。 3. 触发:框架在运行时遇到标签点时,调用所有绑定到该标签的行为。 参考引用[^1]:行为扩展原理与实现方法。 回答结构: - 介绍中断触发机制(行为扩展)。 - 解释工作流程:如何定义、绑定和触发行为。 - 使用代码示例或伪代码来说明。 - 结束时生成相关问题。 确保使用中文。 生成相关问题:基于主题,提出相关问题。 最后,添加引用标识到引用的段落。</think>### ThinkPHP 框架中断触发机制与工作流程 ThinkPHP 框架中的“中断触发机制”通常指的是其**行为扩展机制**(Behavior Extension),这是一种基于标签(Tag)的事件驱动设计,类似于面向切面编程(AOP)。该机制允许开发者在应用程序运行的特定位置(如请求开始前、模板输出后等)插入自定义逻辑,实现“中断”并执行附加行为。这一机制提高了代码的可扩展性和解耦性。以下我将逐步解释其原理和工作流程,确保内容真实可靠,并基于 ThinkPHP 官方文档和社区实践[^1][^5]。 #### 1. **机制原理** - **核心概念**:ThinkPHP 将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标签位**(Tag Position),例如 `app_init`(应用初始化前)、`action_begin`(控制器动作开始前)、`view_end`(视图输出后)等。每个标签位代表一个可中断的执行点。 - **行为(Behavior)**:开发者定义的自定义逻辑类,需实现 `run()` 方法。当框架运行到特定标签位时,会“中断”当前流程触发并执行所有绑定到该标签位的行为。 - **类比 AOP**:这类似于 AOP 中的“切面”,行为在标签位被拦截执行,实现对核心流程的非侵入式扩展[^5]。 - **数学表达式示例**:在性能分析中,行为执行时间可建模为随机变量,例如,若单个行为平均耗时 $t$ 毫秒,则 $n$ 个行为总耗时近似为 $\sum_{i=1}^{n} t_i$。 #### 2. **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分为定义行为、绑定标签位、触发执行三个阶段。以下是详细步骤: **步骤 1: 定义行为(创建行为类)** - 创建一个行为类,继承 ThinkPHP 的 `Behavior` 基类,并实现 `run()` 方法。该方法包含自定义逻辑。 - 示例代码(PHP): ```php namespace app\behavior; use think\Behavior; class CheckAuthBehavior extends Behavior { public function run(&$params) { // 中断逻辑:例如权限检查 if (!session('user')) { throw new \Exception('未登录,中断执行!'); // 触发中断异常 } // 可添加其他逻辑,如日志记录 } } ``` - 这里,`run()` 方法接收参数 `$params`(可选),用于传递上下文数据。如果行为中抛出异常,会直接中断后续流程。 **步骤 2: 绑定行为到标签位(配置映射)** - 在框架配置文件(如 `config/tags.php`)中,将行为类关联到特定标签位。每个标签位可绑定多个行为,执行顺序由配置决定。 - 示例配置: ```php return [ // 绑定到 'action_begin' 标签位(控制器动作开始前) 'action_begin' => [ 'app\\behavior\\CheckAuthBehavior', // 权限检查行为 'app\\behavior\\LogBehavior', // 日志记录行为 ], 'view_end' => [ 'app\\behavior\\CacheBehavior', // 输出缓存行为 ], ]; ``` - 此步骤定义了在哪些中断触发哪些行为[^1][^5]。 **步骤 3: 触发执行(框架运行时拦截)** - 当应用程序运行到预定义的标签位时,框架自动“中断”当前流程,扫描所有绑定行为,并顺序执行其 `run()` 方法。 - **触发流程**: 1. 框架执行核心代码(如路由解析、控制器调用)。 2. 到达标签位(如 `action_begin`),暂停主流程。 3. 调用所有绑定行为的 `run()` 方法。 4. 行为执行完毕,恢复主流程;若行为抛出异常,则中断整个请求。 - 流程图示意: ``` 应用启动 → 执行到标签位 → 中断 → 执行行为1 → 执行行为2 → ... → 恢复主流程 ``` - **关键点**: - 行为可修改请求参数或直接终止流程(如通过异常)。 - 性能优化:行为执行是轻量级的,但过多绑定可能影响效率,需合理设计[^3]。 #### 3. **实际应用示例** - **场景**:用户访问一个需要登录的页面。 - 工作流程: 1. 请求到达,框架路由解析后进入控制器前,触发 `action_begin` 标签位。 2. 中断并执行 `CheckAuthBehavior`,检查用户会话。 3. 如果未登录,行为抛出异常,中断流程并重定向到登录页(引用[^4]提到重定向机制)。 4. 如果已登录,恢复执行控制器逻辑。 - 这实现了无侵入式的权限控制,无需修改控制器代码[^1][^5]。 #### 4. **优势与注意事项** - **优势**: - **高扩展性**:无需修改框架核心,通过行为添加功能(如日志、缓存、安全过滤)[^1][^3]。 - **解耦**:业务逻辑与横切关注点(如认证)分离。 - **灵活**:支持动态绑定和移除行为。 - **注意事项**: - **性能**:过多行为可能增加延迟,建议在高压场景下优化或限制行为数量(引用[^3]提到 Redis 读写分离可辅助性能优化)。 - **错误处理**:行为中的异常需捕获,避免全局崩溃。 - 兼容性:确保行为类遵循 ThinkPHP 命名规范。 ### 相关问题 1. ThinkPHP 行为扩展机制如何与事件驱动模型区别? 2. 如何在行为中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优化性能? 3. ThinkPHP 框架中常见的标签位有哪些? 4. 行为扩展机制在大型高并发应用中的最佳实践是什么? 以上内容基于 ThinkPHP 官方文档和社区实践整理,确保真实可靠[^1][^5]。如需代码扩展或更多细节,请进一步说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