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MA和DPDK学习比较

DPDK将协议栈移至用户态,减少中断和内存拷贝,但可能造成CPU空转;RDMA通过协议栈卸载到硬件实现高性能,但需要特定硬件支持且改造成本高。两者都是kernelbypass技术,优化点在于提升网络效率和降低延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DPDK是网络层,硬件终端->放弃中断流程

DPDK是用户层通过设备映射获取数据包->进入用户层协议栈->逻辑层->业务层;

DPDK核心技术:

  • 将协议栈从内核中搬到用户态,利用UIO技术直接将设备数据映射拷贝到用户态;
  • 利用大页技术,降低TLB cache miss,提高TLB访问命中率(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专门用于改进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速度的缓存)
  • 通过CPU亲和性,绑定网卡、线程固定到core,减少CPU切换开销
  • 通过无锁队列,减少资源的竞争

DPDK的优点:

  • 减少中断次数
  • 减少内存拷贝次数
  • 绕开Linux内核协议栈,用户获得协议栈的控制权,能够定制化协议栈以降低复杂度;

DPDK的缺点:

  • 协议栈从内核中搬到用户态,增加了开发成本
  • 低负荷服务器不适用,会造成CPU空转

RDMA

网卡硬件收发包并进行协议栈封装和解析,然后将数据存放到指定内存地址,而不需要CPU干预。

RDMA核心技术:

协议栈卸载到硬件(协议栈硬件offload)

### 使用DPDK实现RDMA #### 方法概述 为了通过DPDK实现RDMA功能,开发者通常会利用基于Verbs接口的库来完成这一过程。该方法允许应用程序绕过操作系统内核直接访问网络硬件资源,从而显著提高通信效率降低延迟。然而,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即单位成本上的优化空间较大,尤其是在提供更高级别的抽象支持工具方面仍有待加强[^1]。 对于具体的开发流程而言,当创建好目标环境后,进入`x86_64-native-linuxapp-gcc`目录即可获取到所有必要的DPDK库文件及其头文件;而位于`build/app`下的`test`与`testpmd`应用则可用于初步验证环境设置是否成功[^2]。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特别关注对SPDK(Storage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Kit)的支持,因为这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并简化复杂度较高的存储协议栈管理任务。此外,考虑到FPGA加速模块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确保其能够无缝集成至现有体系结构之中同样至关重要[^5]。 #### 示例代码展示 下面给出一段简单的Python伪代码片段作为概念证明: ```python import pyverbs.device as d from dpdk import rte_eth_dev, configure_rdma_connection def setup_dpdk_rdma(): # 初始化设备对象 device = d.Context(name='mlx5_core') # 获取端口信息 port_id = 0 # 配置RDMA连接参数 rdma_params = { 'device': device, 'port_num': port_id, 'qp_type': 'RC', # 可靠连接模式 } try: # 启动RDMA通道 connection = configure_rdma_connection(**rdma_params) print(f"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RDMA over DPDK using {connection}")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tup_dpdk_rdma() ``` 此段代码仅作为一个基础框架供参考学习之用,并未涉及任何真实业务逻辑的具体实现细节。实际项目中可能需要根据特定需求调整相应部分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