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阅读
准备阅读时旳情况:
1. 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但你觉得,或只要你能挖掘出来,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
2. 你想要发掘所有的东西,但时间却很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做的就是“略读”(skim)整本书。这时就要略读:
略读
前提是:你对这本书的主题已经有概念了
1. 先看书名页。
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
2. 研究目录页。
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 看索引。
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如果你发现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
4. 看作者的介绍。
5. 选看部分内容。
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 看后记。
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很少有作者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而不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的。
粗浅的阅读
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一本难读的书抱着高度的期望,以为它能启发我们,结果却只是在徒劳无益地挣扎而已。
避免这种情况产生的方法/规则:
1.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
2. 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简言之: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一些没法立即了解的东西而停顿。
阅读的速度
1. 应该是依照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而让你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
2. 每一本书,不论是多么难读的书,在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就可以读快一点。而一本好书,总会包含一些比较困难,应该慢慢阅读的内容。
该用怎样旳速度阅读的问题:取决于理解力
眼睛逗留问题
P:眼睛在移动时看不见,只有停下来时才能看见。这习惯不但浪费而且显然降低了阅读的速度。
我们的头脑是个惊人的工具,可以在“一瞥”之间掌握住一个句子或段落—只要眼睛能提供足够的资讯
矫正眼睛逗留于一点的工具:手
具体训练方法: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
检视阅读完成后,要达到旳效果
能够解决下面旳问题:
1. 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2. 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3. 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观点
超快的速读法是引人怀疑的一种成就,那只是表现你在阅读一种根本不值得读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