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的医疗物联网助力新冠早期诊断与监测
1. 引言
自2019年12月下旬新冠病毒被发现以来,截至2021年5月27日,全球已记录超过1.68亿例确诊病例,且每日新增约5%。这些病例导致超过9.5万人死亡,死亡率达4.2%。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独特的冠状病毒列为大流行病。可惜的是,当时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或疫苗。研发有效的疫苗耗时超过一年,因为识别病毒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而且,由于资源匮乏,为全球所有人生产足够的疫苗也不现实。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具有广泛特征的病毒。有些会导致人患感冒,有些则会感染牛、骆驼和蝙蝠等动物。1965年,人类首次发现冠状病毒,它是普通感冒的病因。在随后的十年里,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外观呈冠状的人类和动物病毒。
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有七种。2002年,致命的SARS病毒在中国南方被发现,并迅速传播到其他28个国家。到2003年7月,超过8000人受到感染,其中774人死亡。2004年的一次小规模疫情中仅报告了4例新增病例。冠状病毒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咳嗽、呼吸问题等呼吸道症状。
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首次在沙特阿拉伯被发现。近期在中东地区居住或访问过的人群中发现了近2500例病例。这种冠状病毒虽然传染性不如SARS,但致死率更高,已导致858人死亡。它会引发类似普通感冒的呼吸道问题,还可能导致肾衰竭。
目前,全球应对这种冠状病毒的唯一方法是通过社交隔离、洗手和佩戴口罩来限制其传播。而技术可以通过实现早期识别和追踪新疫情,帮助控制疾病的传播。这些方法需要云、大数据和雾计算能力,以及处理通过远程监测收集的信息,以追踪远距离患者的实时健康状况,如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本研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