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多通道人脸呈现攻击检测
1. 引言
生物识别技术为访问控制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手段,其中面部生物识别因其非侵入性,成为生物认证中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尽管人脸识别系统在许多困难数据集上已达到人类识别水平,但大多数系统仍易受到呈现攻击(PA),即欺骗攻击的影响。简单地向未受保护的人脸识别系统展示一张打印照片,就可能骗过系统。呈现攻击包括“冒充”和“混淆”身份,用于攻击的生物特征或物体称为呈现攻击工具(PAI)。
常见的攻击检测方法利用颜色、纹理、运动和生理线索等特征,但对于3D面具和部分攻击等复杂攻击的检测具有挑战性。大多数现有呈现攻击检测(PAD)方法仅适用于有限的攻击工具和可见光谱图像,在处理现实中的3D面具和其他攻击时性能不佳。随着攻击工具质量的提高,仅依靠可见光谱区分真实人脸和攻击变得更加困难。
多通道方法被提出作为替代方案,它利用不同通道的互补信息,如深度、红外和热通道,来提高PAD系统的辨别能力,使系统更难被欺骗。然而,PAD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未知攻击的泛化能力较差。在开发PAD系统时,难以预测所有可能的攻击,因此需要对未知攻击具有鲁棒性的系统。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类分类器的框架。该框架的核心是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MC - CNN),它使用特定的损失函数学习嵌入,结合预训练的LightCNN模型,仅重新训练跨多个通道的低级别特征,同时保持高级别层不变。该网络旨在为真实人脸类学习紧凑表示,同时利用判别信息进行PAD任务。
2. 相关工作
2.1 基于特征的人脸PAD方法
- 运动模式检测 :通过检测运动模式来识别攻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