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中的情感计算应用与伦理问题探讨
1. 研究背景与方法
以往研究表明,机器能够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情绪状态,如压力、恐慌等。但将这些情绪状态评估作为建筑环境体验的条件,仍是一个较新的领域。
1.1 数据归一化
实验完成后,将传感器数据聚合到 1 秒间隔(心率数据本身报告的是 10 秒平均值),并将每个数据点与 GPS 位置关联,实现生理反应在环境中的空间显式记录。接着,将这些值与所在区域进行空间关联,进而与环境特征进行空间连接,得到每个生理反应与环境物理特征范围的对应表格。
对心率(HR)和皮肤电活动(EDA)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减少传感器异常。具体方法为:针对每个参与者,在每个区域内,先将每个 HR 数据点减去最低 HR 值,再除以该传感器在整个行走过程中最高和最低 10%数据中位数的范围,对 EDA 也进行同样处理。同时也进行了标准归一化(使用最小值和最大值而非中位数),但在统计模型中表现较差。
1.2 机器学习模型
通过对各种数据变量组合的探索性分析,确定了五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探索性分析先构建包含所有变量的完整模型,然后逐步消除变量以评估模型性能。根据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分数、逻辑回归、卡方检验(拟合度)和 McFadden 伪 R² 来区分模型。最终选择的模型旨在无偏且无已知元素关联的情况下解释唤醒状态。
这五种模型如下表所示:
| 模型 | 变量 |
| — | — |
| A | 归一化的 HR 和 EDA |
| B | 可步行性、灯光数量、树木、线条、点和草地 |
| C | 所有存在的变量 |
| D | 归一化的 HR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