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生理与神经元建模的数值模拟分析
1. 模拟基础设定
在视觉模拟中,通常视觉条件下某些效应的持续时间为数十秒,这里通过设定 Ipr = +∞ 忽略其影响。采用 1 比特方形图像作为光刺激,其尺寸有两种选择:15×15 的视锥细胞网格(0.15°×0.15°)或 3×3 的网格。15×15 图像用于研究残像“模式”并减少偏心效应,3×3 图像则用于阐明神经节细胞感受野的特性,在存在眼球震颤时,其中心尺寸与该图像大小相当。图像从 t = 0 开始以 0° 偏心度投射(轴外研究另有相关内容),每次刺激持续时间不定,或持续 250 ms 后以完全黑暗(刺激后黑暗)或整个视野被均匀光照亮(刺激后明亮,光照强度与图像投射时相同)结束,如 图 1 所示。此外,还使用覆盖整个视锥细胞层的均匀(漫射)光来研究颜色特性。
图像尺寸 | 用途 |
---|---|
15×15 视锥细胞网格(0.15°×0.15°) | 研究残像“模式”,减少偏心效应 |
3×3 网格 | 阐明神经节细胞感受野特性 |
graph LR
A[光刺激] –> B(15×15 图像)
A –> C(3×3 图像)
B –> D(研究残像模式)
C –> E(阐明感受野特性)
D –> F(减少偏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