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据库引论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
人工管理阶段 | 文件系统阶段 | 数据库系统阶段 | |
---|---|---|---|
数据是否保存 | 否 | 长期保存 | 结构化/独立的保存 |
是否使用软件管理 | 否 | 是 | 是 |
数据和应用程序关系 | 应用程序依赖数据 | 数据面向应用 | 数据面向对象 |
其他特点 | 数据不共享 | 冗余度大,对数据没有统一的控制机制 | 数据共享 |
说明:
- 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通过二级映象实现
数据模型
-
数据结构:描述静态特征(对象/对象关系)
-
数据操作:描述动态特征(增删改查等)
-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对特性的约束
-
概念模型:只和用户需求有关
-
逻辑数据模型:用户看到的数据模型(逻辑结构)
-
物理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在物理存储器上的实现
数据库系统结构
- 三级模式
外模式 | (逻辑)模式 | 内/存储模式 | |
---|---|---|---|
用户 | 数据库用户(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 - | - |
内容 | 局部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 | 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 描述存储结构和存储方式 |
逻辑or物理 | 逻辑结构 | 逻辑结构 | 物理结构 |
关系 | 一个模式多个外模式/一个外模式多个应用 | 一个数据库一个模式 | 一个数据库一个内模式 |
语言 | 外模式定义语言 | DDL语言 | 内模式定义语言 |
- 二级映像
-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逻辑独立性,模式改变后只要改变对应关系,不改变外模式
- 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物理独立性,物理存储改变后只要改变关系,不改变模式
数据管理系统
- 定义功能:3种模式定义语言
- 操纵功能(DML/数据操纵语言):增删改查
- 保护功能
- 安全性
- 完整性
- 并发控制:针对多用户读写
- 恢复
- 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不同视图及名词
-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 DBA(数据库管理员):管理信息/监视数据库运行
- 系统分析员:分析系统需求和软硬件配置
- 数据库设计人员:用户需求/设计模式
- 应用程序员:写程序模块并调试
- 用户
数据库系统发展
- 层次,网状数据库系统
- 关系数据库系统
- 面向数据模型(OO模型)的数据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