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本文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包括种群、基因型、染色体、适应度函数等术语,并详细阐述了遗传算法的核心原理,如初始化、选择、交叉和变异过程。此外,还提供了遗传算法在解决随机博弈问题和黑洞问题中的应用实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1975年,约瑟夫·哈密尔顿在《自然选择的演化》一书中提出了“自然选择”这一概念,认为种群(population)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进化方向。这种演化理论和古典物理学中的“黑箱”概念(没有明确定义的量),形成了生物进化史上第一个重要理论框架。
1982年,莱昂哈德·费根鲍姆和海伦凯勒等人从数学角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们发现“自然选择”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包括许多互相作用、相互依赖的变量。为了能够理解“自然选择”的运作方式,必须要搞清楚其内部结构和演化规律。
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罗森·范文迪特教授通过阅读《自然选择的进化》一书,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基因组学”。他将复杂的生物进化过程分解为几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并且给出了详细的模拟结果。1983年,他获得了一项菲尔兹奖。
20世纪80年代末,费根鲍姆和海伦凯勒等人又发现了一个重大突破——“模拟退火”算法。它是一种局部搜索算法,可以用来找到使目标函数最优化的局部最优解。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遗传算法中寻找全局最优解的问题。
19世纪末期,英国的“皇帝”李约瑟马利·维多利亚大帝,首次提出了“遗传工程”,即利用遗传信息进行基因改造,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基因。1906年,他得诺贝尔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不断刷新人们对黑箱模型的认识,而遗传算法则成为影响范围最大的算法之一。过去几十年间,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已经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理论研究。然而,为了让这些理论更容易理解,作者需要首先了解遗传算法的背景知识。
本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I天才研究院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