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控制遭遇高速旋转的陀螺效应频频失守,50%扰动抑制提升的背后,是坐标变换与虚拟通道的巧妙耦合—叉反馈控制。
一、引言:高速旋转下的控制困境
磁悬浮轴承(Active Magnetic Bearing, AMB)凭借无摩擦、高转速、长寿命等优势,已成为高端旋转机械的核心部件。然而,随着转子转速的不断提升,一个顽固的敌人浮出水面:陀螺效应。这种由高速旋转产生的陀螺力矩会显著影响转子动力学特性,引发进动运动(尤其是正进动),导致传统分散式PID控制器在穿越刚性体模态时极易失稳。
交叉反馈控制(Cross-Feedback Control, CFC) 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通过在控制回路中引入特定方向的信号交叉耦合,模拟出抵消陀螺效应的虚拟力矩,从而显著提升高速工况下的稳定性与性能。本文将深入解析CFC的理论基础、算法实现、核心优势及验证方法。
二、理论基础:陀螺效应与坐标解耦
2.1 转子动力学模型
考虑一个刚性转子在径向两个正交自由度(X, Y)上的运动方程:
其中:
-
为转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