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波滤波器设计全解析:原理、传递函数与MATLAB实现

陷波器,如同频谱上的精密手术刀,精准剔除特定频率干扰,是信号处理工程师对抗噪声的利器。

1. 陷波器:精准的频率“剔除术”

陷波滤波器(Notch Filter)是一种带阻滤波器,其核心目标是在信号频谱中深度衰减一个极其狭窄的频率范围(中心频率 f0 附近),而对其他频率成分的影响最小化。这种特性使其成为消除固定频率干扰(如工频50Hz/60Hz干扰、电源谐波、特定机械振动噪声)的理想工具。

2. 核心原理:零极点的共舞

陷波器的工作原理建立在零极点配置的基础之上:

  • 零点 (Zero): 位于复频域单位圆上、角度为 ±θ0 的位置(θ0 = 2πf0/fsfs 为采样率)。零点直接位于需要被抑制的频率点 f0 对应的复平面单位圆上,导致该频率处的传输增益理论上为0(深度衰减)。

  • 极点 (Pole): 位于靠近对应零点、但在单位圆内的位置(半径为 r0 < r < 1)。极点靠近零点是为了确保在 f0 处具有尖锐的衰减特性;极点位于单位圆内则保证滤波器的稳定性。极点半径 r 控制着陷波器的带宽(或品质因数 Q)。r 越接近1,极点离单位圆越近,陷波器的带宽越窄(Q值越高),频率选择性越强,但时域响应建立时间也越长;r 越小,带宽越宽(Q值越低)。

零极点协同作用:零点在 f0 处强制“抵消”信号,造成深度衰减。靠近零点的极点则“锐化”了这种抵消效应,使得衰减只集中在 f0 附近一个很窄的频带内,而对远离 f0 的频率影响很小。

3. 复频域传递函数方程

一个标准的二阶数字陷波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H(z) 可表示为:

H(z) = b0 * (1 - 2cos(θ0)z⁻¹ + z⁻²) / (1 - 2r cos(θ0)z⁻¹ + r²z⁻²)

其中:

  • z: 复频域变量。

  • θ0 = 2πf0 / fs: 目标陷波频率 f0 (Hz) 对应的归一化数字角频率 (弧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FanXing_zl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