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
//http://pirate-shadow.diandian.com/post/2014-02-13/40060981943
这是一个当年我在脑中虚拟的访谈。那时候大一上学期刚考完微积分,心情沮丧,痛定思痛....
问:你为什么不上课?
答:我认为大学主要在自学。因此我想趁大一压力还不大时锻炼一下自学能力。而且网上有很多优秀的课程和教材。
问:你认为学校里的课程和教材不够好?
答:是的。能让我听进去的课很少,很多老师思维混乱,毫无节奏。部分教材也有死板生硬之感。
问:你认为大一可以让你用来锻炼或者说做试验?
答:是的。
总结:是这样的,同学。首先,如果把你的学习比作一艘船的航行,那么值得赞扬的是你的“瞄准镜”和“瞭望台”很先进,视野很不错,但是要命的是你的燃料不够。你有很强的上进心,也有很好的眼力,并且敢于挑战常规,但是你没有足够的执行力。你想的都很对,但是没有用。做一个项目,策划、创意、定位是其中的一环,但仅仅是一环,不是所有,所以要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牛根生从伊利出来从头开始创办成今天的蒙牛,不是策划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的产品、服务和体系做出来的。
问:你好像总是在尝试新的东西?
答:我认为提高效率就必须要勇于革新。
问:那你知道很多人革命革命,就把自己的命给革掉了吗?
答:你说得对。
问:你说你兴趣极为广泛,什么都想尝试?
答:是的。但是我知道时间不允许,所以我放弃了我认为不重要的。
问:你留下了什么?你平时从事的事中有哪些是你认为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答:弹吉他,唱歌,搞竞赛,做心理学某领域的研究,学习计算机方面的东西。
问:这些事都是你的强项吗?哪些是在稳定发展的?
答:不全是强项。客观地说,都还没进入稳定发展,基本都是不同程度的入门阶段。
问:你每天都在做这些事吗?
答:不。我做事的随机性比较大。
总结:好的,你说你喜欢通过革新来提高效率,可是你知道从提出一个新的课题,然后进行实验中间不断修正,再实验再修正,然后终于得出结论,又经过一个过程到最后的应用需要耗费多少成本吗?甚至可能原本绝好的创新在历经这个漫长过程之后发现原先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所以革新是一个风险特别高的事情,衡量好了再去做。你认识到时间有限,懂得放弃,听起来不错。可是我听你自己的描述,你既没有放弃多少事情,也没有坚持什么事情,更没有找到你的核心项目。
专注才能出结果,结果才能说明过程。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不是你能做什么,你想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你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如果你把精力和时间都放到竞赛上或者弹琴什么的,我相信会做得很好。李嘉诚讲过,他的多元化经营一定等到有一到两个永远赚钱的时候,才进行第三个。长江实业是他的旗舰,有了长江实业才有他的今天。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旗舰项目。在大二结束之前要有自己的旗舰项目。这是我的建议。
问:你是不是有完美主义情结?
答:应该是。
问:你说你常常不认同主流的规则和认知?
答:是的。我小时候遇到过不少全面发展的学习尖子,他们的家长非常得意,相互攀比,于是我就会去找这些尖子攀谈,聊着聊着基本都会大失所望,发现这些人见识短浅,想法幼稚,甚至让我心生厌恶。
问:所以你很不服气?
答:嗯。
问:你想超越他们,证明他们都是蠢货。于是你认为自己必须完美无缺?
答:完全正确。
总结:好的,第一点我要警告你,完美是致命的。比如做生意办企业,很多不成功人士并不缺钱,相反,他败就败在钱太多。同样,能力和资源不要贪多,要发展就不要靠小聪明,不要逞一时之快,在一点上做精做透很重要。战略家最忌讳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就会两手空空,集中所有资源于一点突破,你就能看到光明。第二点,在碰到强大的对手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他,而是去弥补他。他可能就是个蠢货,但是他天生能长很高,你不服,天天喝三鹿牛奶也长不过他,最后自己还得了肾结石。走自己的路,不要像小孩子一样跟别人比个不停。
问:你说一定要去美国留学?并且想要进入MIT深造?
答:是这样。
问:说说你的总体策略。
答:……
(略去五万字)
总结:我刚才问你的策略,你一口气讲了好几个策略。其实你作为一个初生牛犊,要讲策略就是几个字:活下去,积累资本。你看起来好像已经是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了。我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当不好士兵的将军更不是好将军。总体策略越多越说明你没有策略。而且一个好的东西往往是说不清楚的,讲得头头是道往往只是个绣花枕头。
我刚才举了李嘉诚的例子,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不成功,他能成功?李嘉诚说:“手头上一定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都挣钱的。”因此,不一定做大,但一定要先做好。一定要有够实在的资本,等到你有够好的东西就能一举成功。
王阳明说:「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