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 - 二叉树 - 面试中常见的二叉树算法题
数据结构是面试中必定考查的知识点,面试者需要掌握几种经典的数据结构:线性表(数组、链表)、栈与队列、树(二叉树、二叉查找树、平衡二叉树、红黑树)、图。
本文主要介绍树中的常见的二叉树数据结构。包括
- 概念简介
- 二叉树中树节点的数据结构(Java)
- 二叉树的遍历(Java)
- 常见的二叉树算法题(Java)
概念简介
如果对二叉树概念已经基本掌握,可以跳过该部分,直接查看常见链表算法题。
二叉树基本概念
二叉树在图论中是这样定义的:二叉树是一个连通的无环图,并且每一个顶点的度不大于3。有根二叉树还要满足根结点的度不大于2。有了根结点之后,每个顶点定义了唯一的父结点,和最多2个子结点。二叉树性质如下:
- 二叉树的每个结点至多只有二棵子树(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颠倒。
- 二叉树的第 i 层至多有 2i−1 个结点。
- 深度为 k 的二叉树至多有 2k−1 个结点。
-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T,如果其终端结点数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n0=n2+1。
- 一棵深度为k,且有 2k−1 个节点称之为满二叉树;
- 深度为k,有n个节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节点都与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中,序号为1至n的节点对应时,称之为完全二叉树。
- 平衡二叉树又被称为AVL树(区别于AVL算法),它是一棵二叉排序树,且具有以下性质:它是一棵空树或它的左右两个子树的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并且左右两个子树都是一棵平衡二叉树。
二叉树中树节点的数据结构
二叉树由一系列树结点组成,每个结点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域,另一个是存储左子结点地址的指针域,另一个是存储右子结点地址的指针域。
定义树节点为类:TreeNode。具体实现如下:
public class TreeNode {
public int val; // 数据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