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6)
- 收藏
- 关注
原创 EM算法总结
1.普通的极大似然估计概率模型没有隐变量时,似然函数: L(θ)=L(x1,...,xn;θ)=∏i=1np(xi;θ),θ∈ΘL(θ)=L(x_1,...,x_n;θ)=\prod^n_{i=1}p(x_i;θ),θ∈Θ 这个概率反映了:在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是θ时,得到X这组样本的概率。 θ的极大似然估计: θ^=argmaxL(θ)\hatθ=argmaxL(θ) 或者使用对数似然函数
2016-05-22 12:29:01
855
原创 隐马尔科夫模型总结
1.概念状态序列: 隐藏的马尔科夫链随机生成的状态序列,称为状态序列(state sequence)观测序列 每个状态生成一个观测,而由此产生的观测的随机序列,称为观测序列(obeservation sequence)马尔科夫模型: 马尔科夫模型是关于时序的概率模型,描述由一个隐藏的马尔科夫链随机生成不可观测的状态随机序列,再由各个状态生成一个观测而产生观测随机序列的过程。2 形式定义
2016-05-21 21:07:18
3949
原创 条件随机场(CRF)总结
简介条件随机场(CRF)是给定一组输入随机变量的条件下另一组输出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分布。1.概念引入概率图模型 概率图模型是由图表示的概率分布。无向图G=(V,E)表示概率分布P(Y),节点v∈V表示一个随机变量YVY_V;边e∈E表示随机变量之间的概率依存关系。成对马尔科夫性 u和v是G中任意两个没有边连接的节点,其他所有节点为O。成对马尔科夫性是指给定随机变量组YOY_O的条件下随机变量
2016-05-21 15:16:50
14241
1
原创 保护模式总结(四)——分页机制
这是总结的最后一篇,来讲讲分页机制。为什么会有分页机制?如果没有分页机制,内存管理会出现“碎片化”的现象,另外,在虚拟存储中,将没有统一调度的内存大小。为了解决这些因为段长度不同而带来的各种内存管理问题,于是有了分页机制。 页的最小单位是4K。引入分页机制之后,段部件获得的地址就不再是物理地址了,而是线性地址,也就是虚拟地址。
2014-04-19 23:26:05
1819
原创 保护模式总结(三)——任务切换
上一篇总结回顾了任务在计算机中的实现形式,现在接着来讲任务的切换。 任务切换在处理器中并没有特殊的指令,而是借用老指令。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借助中断方式。说到中断方式就必须要引入一个概念,中断描述符表。这个概念具体在下一篇总结中介绍,大致上就是一些存放中断处理程序段的信息的描述符。不同的是,它保存的是门描述符,包括中断门,陷阱门,任务门。结构如下:
2014-04-17 22:09:51
1279
原创 保护模式总结(二)——任务和特权级
32位保护模式相对实模式来说,除了内存保护,还多了一大功能,那就是多任务。今天总结的内容就从多任务入手。 程序本质上是指令和数据,任务是程序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工作而执行的一个副本。 这是抽象的描述,任务在计算机中具体是由什么描述的呢?下面引入LDT和TSS的概念。 LDT:局部描述符表Local Descriptor Table。
2014-04-16 19:21:08
1688
原创 保护模式总结(一)——初探
最近看了李忠老师写的《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发现保护模式的东西其实真不少,概念性的东西挺多,但是总体来说,弄明白一些新事物的来由,就会加深记忆。这里写几篇总结,算作是对保护模式思路的整理。 首先说保护模式,保护的是什么?从物理上来看,应该是保护存储器,从逻辑上来看,保护的是操作系统。正式因为实模式的分段机制可以让内存被随意修改,操作系统得不到保护,所以出现了保护模式。
2014-04-13 10:31:41
1407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暂停
离上一篇笔记隔了挺长时间了。为什么呢?说实话我现在慢慢感受到这本书的局限了。为何?可以说,从第十五天开始吧,给操作系统引入了多任务。但是这个多任务是为何要这么实现,书上基本不讲。很多涉及的知识背后的原理,书上提及很少。甚至是很早前的GDT,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还有第21天的安全保护,到底怎么回事?说实话,因为一开始没有学习32位处理器的经历,看这些自然是莫名其妙的。前段时间看《Linux内核设计
2014-03-18 16:25:35
1273
1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十五天
十五天的内容开始啦! 本书的进度大概已经到一半,今天要开始讲一个非常重要同时也挺难的东西,那就是多任务! 多任务我们都很清楚,但一步步实现多任务的过程实在不容易,请跟紧思路哦! 首先,我们考虑电脑是如何完成多任务这样的功能呢?对了,就是
2014-02-28 19:18:38
2594
转载 x86中内存管理寄存器
一、内存管理寄存器处理器提供了4个内存管理寄存器(GDTR、LDTR、IDTR和TR),用于指定内存分段管理所用系统表的基地址,如图4-2所示。处理器为这些寄存器的加载和保存提供了特定的指令。有关系统表的作用请参见4.2节"保护模式内存管理"中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大图)图4-2 内存管理寄存器GDTR、LDTR、IDTR
2014-02-28 18:57:38
881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十四天
来开始第14 天的内容吧。 今天一上来就要提高分辨率了,真是激动人心呀,提高之前: 提高之后: 是不是一
2014-02-27 14:30:11
1318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十三天
好的,来到第十三天。 第十三天继续优化定时器。首先是合并FIFO缓冲区。这点上次已经提及。不同的timer在中断处理时,把数据都写在一个FIFO里,区分各个timer的就是写入的data。以下是特征图:
2014-02-26 14:42:32
1049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十二天
好的,来进入今天的新内容吧! 今天的内容是定时器。什么是定时器呢?就从功能上来说,其实很简单,就好像微波炉一样,你设定一个时间,然后从现在开始计时,到那个时间的时候提醒你。那我们要这样的功能干什么呢?可以实现鼠标的光标闪烁。有没有高级一点的?有,而且至关重要,在后面会讲到,
2014-02-24 11:51:23
1315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十一天
开头先评评这本书。在豆瓣上看到了关于此书的书评。有人觉得这书小儿科,有人觉得这书不错,我也在这里说两句。那这本书适合什么样的人看呢?首先是像我这样缺乏开发经验的人。本书展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开发过程。它相当于是代领读者一步步开发出了这个操作系统,但很现实的是没有debug的经验。另外,虽说它对操作系统的探讨不深入,而且实现的基本上也都是最简单的功能。但是我觉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你是一直可以清清楚楚看
2014-02-23 21:24:58
1146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十天
来到第十天,很高兴啊,已经完成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内容了!感觉写这个笔记,对自己还是很有用的。平日里看这种书,难免赶进度,草草浏览过。但是也因为要写笔记的因素,看得会相对认真一点。在回顾的时候看看自己以前的笔记,就会更快理清思路。 今天一开始,还是要继续昨天的内存管理内容。说来,对于内存管理这块,我还是
2014-02-22 18:28:44
1244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九天
第九天,咱们来说说内存管理。 很明显的,再次感受到《数据结构》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进行内存检查,即确定内存容量。用memtest函数实现。在确定容量前,首先要暂时让486以后的CPU的cache功能无效。为了确定CPU是386还是486以上,利用二者eflag的18位即可判断。486以上是AC
2014-02-21 22:41:28
1149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八天
进入到第八天的内容。第八天开始鼠标的数据的解读,函数moused-decode。首先,程序将鼠标传来的数据按三个字节一组,显示到屏幕上。为了实现这样的功能,使用了phase,来记录是第几个字节,工作进行到第几个阶段。第一个字节和按键有关,第二个字节和左右移动有关,第三个字节和上下移动有关。结构体MOUSE_DEC吧所有解读鼠标所需的变量都归总到此,其中,btn存放鼠标按键状态,x、y存放移
2014-02-21 09:29:05
1401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七天
明天就要回学校了,收拾完东西,再在家里写下最后一篇笔记。 今天终于迎来鼠标的控制了! 作者一开始先拿键盘练手,给出了一个键盘的中断处理程序。其中作者重点指出一句:io_out8(PIC0_OCW2,0x61); 这句的含义是告诉PIC“IRQ-01已经处理完毕”,这样处理之后可以接收下
2014-02-17 00:15:06
1329
1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六天
好的,第六天的笔记开始! 如题,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分割编译与中断处理。 首先说分割编译。这是由于把所有函数都放在一个源文件里使得略显庞大,为此可以根据功能划分为多个文件。而各个文件公用的,比如定义的常数,和公用的函数的声明,便写在.h的文件里,也就是头文件里。这样,在每个文件开始时,只要写上#include "xx
2014-02-16 00:24:23
1482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五天
新的一天又来到啦!话说为啥这么兴奋呢?想说说学习这本书的动机。看这本书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对c和汇编在开发应用方面的一本非常好的教材。从中可以回顾c和汇编,学习开发过程,还有就是,了解一个最基础的操作系统。这些事情对我来说是非常诱人的,于是学习这本书便是有意义的。回到正题,开始第五天的笔记。第五天一开始讲的是结构体。从书中的例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体会为什么
2014-02-14 23:28:12
1479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四天
哎呀,说来惭愧,差不多有一个月没有写学习笔记了。倒也不是因为懒散了,前段时间深感在《微机》课上学的那点汇编语言不够,于是买了王爽老师的《汇编语言》,花了二十多天,学了一遍,耽搁了二十多天,再加上过年,就一个多月没写了。但虽说耽搁了一点时间,回头再看这本《30天自制操作系统》,我觉得这种程度的汇编基础还是需要的。本书虽说是零基础,但若真是汇编和c都啥不懂,肯定会越看越迷糊。现在觉得,学了
2014-02-12 23:49:38
2257
1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三天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三天 由于准备期末考试,耽误了挺长时间,重新拿起来,快马加鞭!期末的时候,好好复习了一下《微机原理与接口》,对汇编又复习了一遍,买了本王爽的《汇编语言》,趁这个机会多学点汇编。好的,进入第三天。第三天的重要内容是c语言和汇编的混合使用,这点对以前没有这样用过的菜鸟来说,让我非常兴奋。一开始,作者在原来的程序上,加了汇编语言编写
2014-01-08 21:29:55
1606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二天
好了,第二天开始!第二天作者一上来就给介绍了一个文本编辑器——Terapad,用它打开helloos.nas,就不会出现乱码了,而是漂亮的日语。 写到这儿,我先吐槽一下csdn的文本编辑器吧,图片大小不会调,看着好突兀。先解答一下昨天自己提的一个疑问,就是关于模拟器QEUM。昨天提到自己不知道这个工具在哪里,不知道作者是怎样就神不知鬼不觉地用上了它。其实它就在tols
2013-12-08 22:24:50
3514
原创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一天
写在前面: 一直都在想写写学习博客。因为既然工作是和电脑打交道,用博客记录自然也是一件很顺其自然的。我是一个比较认可笔记这种形式的人。走马观花之后,要把好看的花带回家,这样才能心满意足。 本人是在读大学生,说实话计算机功底很薄,编程语言只是学过c和java,汇编还是在《微机原理》课上学的,很是不深入。但是既然是在学习,就不用怕自己不懂
2013-12-08 20:50:40
2450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