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第十天

这篇博客记录了作者在学习自制操作系统过程中,关于内存管理和sheet图层的探索。内存管理通过向上舍入的方法优化,而sheet图层的引入解决了鼠标破坏原图的问题,通过struct SHTCTL结构管理图层,包括updown、slide和refresh等关键函数。作者强调了不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如refresh函数的效率提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到第十天,很高兴啊,已经完成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内容了!感觉写这个笔记,对自己还是很有用的。平日里看这种书,难免赶进度,草草浏览过。但是也因为要写笔记的因素,看得会相对认真一点。在回顾的时候看看自己以前的笔记,就会更快理清思路。      

                                            

       今天一开始,还是要继续昨天的内存管理内容。说来,对于内存管理这块,我还

HTTP Request Smuggling 是一种攻击技术,利用了不同的 HTTP 设备(如负载均衡器、防火墙等)在处理 HTTP 请求时的解析差异,从而导致安全漏洞。 攻击者通过构造特殊的 HTTP 请求,利用不同设备在解析请求时的差异性,让部分设备认为请求结束,而另一部分设备认为请求并未结束。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请求被拆分成多个部分,在后续处理中可能产生安全漏洞,例如绕过访问控制、绕过身份验证、执行未授权操作等。 攻击者通常会尝试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构造精细的请求,以利用设备解析差异性。常见的 HTTP Request Smuggling 攻击包括: 1. 链接队列攻击:在 HTTP 请求头中使用换行符来分割请求,在设备解析时将请求分割成两部分。 2. Content-Length 碎片攻击:通过构造含有 Content-Length 的请求,在设备解析时将请求拆分成多个片段。 3. Transfer-Encoding 碎片攻击:通过构造含有 Transfer-Encoding 的请求,在设备解析时将请求拆分成多个片段。 4. HTTP Verb 碎片攻击:通过构造含有 HTTP Verb 的请求,在设备解析时将请求拆分成多个片段。 为了防止 HTTP Request Smuggling 攻击,以下是一些防护措施: 1. 更新设备和服务器软件以修复解析差异导致的漏洞。 2. 在负载均衡器、防火墙等设备上配置适当的规则和过滤器,防止恶意请求通过。 3. 使用安全编码实践,对输入数据进行适当的验证和过滤,确保输入数据不会导致解析差异性。 4. 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检测异常请求模式和攻击行为。 总之,了解 HTTP Request Smuggling 攻击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保护应用程序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步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