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当一个程序运行时出错时,我们可以立即使用GDB工具进行调试,然而,当程序运行了3天之后出现了错误,难道我们还要使用GDB调试3天吗?
A: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此时需要另一个工具了,那就是Coredump。
–Coredump定义
它又叫核心转存,当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Linux系统会讲异常信息保存在一个名为core的文件中,这个过程叫做Coredump。
–segment fault
CoreDump通常情况对应于什么样的错误呢?答案是段错误。
在Linux 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段错误,出现段错误的原因有:
1. 数组访问越界
2. 访问空指针
3. 栈溢出
4. 修改只读内存
–CoreDump使能
通常情况下CoreDump的使能开关是关闭的,可以通过ulimit命令打开/关闭COreDump功能:
打开:ulimit -c unlimited
关闭:ulimit -c 0
–Core文件分析
当发生Core异常时,可以通过gdb查看core文件内容,以定位文件出错的位置。
用法:gdb 程序名 core文件名
下面通过两个实例分析CoreDump故障分析:
segment1.c
1 #include <stdio.h>
2 #include <stdlib.h>
3
4 int main()
5 {
6 int *ptr = NULL;
8 *ptr = 0;
9 return 0;
10 }
编译segment1.c
gcc -g segment1.c -o segment1
注:由于需要使用gdb工具,这里必须加上-g,否则无法使用gdb。
执行segment1:./segment1 出现段错误
此时我们会发现该文件夹下会多一个core文件,它保存着程序异常信息
–通过使用gdb打开core文件:
gdb ./segment1 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