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 sort排序函数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使用sorted函数进行排序的方法,包括如何利用cmp、key参数以及operator模块中的itemgetter函数进行高效排序。通过实例展示了对元组列表和字典进行排序的具体操作。

在此顺便记录一下python中list的排序函数sort。

sort函数原形如下:

sorted(data, 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其中,data是待排序数据,可以使List或者iterator, cmp和key都是函数,这两个函数作用与data的元素上产生一个结果,sorted方法根据这个结果来排序。 
cmp(e1, e2) 是带两个参数的比较函数, 返回值: 负数: e1 < e2, 0: e1 == e2, 正数: e1 > e2. 默认为 None, 即用内建的比较函数. 
key 是带一个参数的函数, 用来为每个元素提取比较值. 默认为 None, 即直接比较每个元素. 
通常, key 和 reverse 比 cmp 快很多, 因为对每个元素它们只处理一次; 而 cmp 会处理多次. 


1. 对由tuple组成的List排序

>>> students = [('john', 'A', 15), ('jane', 'B', 12), ('dave', 'B', 10),]  

用key函数排序

>>>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tudent : student[2])   # sort by age  
[('dave', 'B', 10), ('jane', 'B', 12), ('john', 'A', 15)]  


用cmp函数排序 

>>> sorted(students, cmp=lambda x,y : cmp(x[2], y[2])) # sort by age  
[('dave', 'B', 10), ('jane', 'B', 12), ('john', 'A', 15)]  


用 operator 函数来加快速度,并且可以多级排序。

>>> from operator import itemgetter, attrgetter  
>>> sorted(students, key=itemgetter(1,2))  # sort by grade then by age  
[('john', 'A', 15), ('dave', 'B', 10), ('jane', 'B', 12)]  



2. 对由字典排序 

>>> d = {'data1':3, 'data2':1, 'data3':2, 'data4':4}  
>>> sorted(d.iteritems(), key=itemgetter(1), reverse=True)  
[('data4', 4), ('data1', 3), ('data3', 2), ('data2', 1)]  

转载于:http://gaopenghigh.iteye.com/blog/1483864

### Python 中 `.sort()` 排序函数的使用方法 `.sort()` 是 Python 列表对象的一个方法,用于对列表进行原地排序(in-place sorting),即直接修改原始列表而不会创建新的列表[^2]。以下是 `.sort()` 的语法和详细说明: #### 语法 ```python list.sort(key=None, reverse=False) ``` - **`key`**: 一个单参数的函数,用于从每个列表元素中提取比较键。默认为 `None`。 - **`reverse`**: 布尔值,指定排序顺序。如果设置为 `True`,则按降序排序;否则按升序排序,默认为 `False`。 ####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sort()` 使用示例: ```python # 升序排序 numbers = [3, 1, 4, 1, 5, 9] numbers.sort() print(numbers) # 输出 -> [1, 1, 3, 4, 5, 9] # 降序排序 numbers.sort(reverse=True) print(numbers) # 输出 -> [9, 5, 4, 3, 1, 1] # 使用 key 参数按字符串长度排序 words = ['banana', 'pie', 'Washington', 'book'] words.sort(key=len) print(words) # 输出 -> ['pie', 'book', 'banana', 'Washington'] # 自定义 key 函数排序 def get_second_element(item): return item[1] data = [(1, 'b'), (3, 'a'), (2, 'c')] data.sort(key=get_second_element) print(data) # 输出 -> [(3, 'a'), (1, 'b'), (2, 'c')] ``` #### 注意事项 - `.sort()` 方法仅适用于列表类型,无法直接用于其他可迭代对象,如字典或元组[^1]。 - 如果需要对非列表类型的对象排序,可以使用内置的 `sorted()` 函数[^1]。 - `.sort()` 方法是就地操作,因此不会返回任何值(返回 `None`)[^2]。 #### 稳定性与算法 Python 的 `.sort()` 方法底层实现基于 Timsort 算法,这是一种混合排序算法,结合了归并排序和插入排序的优点。Timsort 是稳定的排序算法,这意味着当两个元素相等时,它们在排序后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3]。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