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sort函数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中的排序方法,包括列表的原地排序和创建新排序列表的方法。文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cmp、key和reverse参数来自定义排序逻辑,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使用itemgetter函数进行多级排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基本形式

有两种形式:

(1)
iterable.sort(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python 2.x
iterable.sort(key=None, reverse=False)   #python 3.x
(2)sorted(iterable, 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python 2.x
sorted(iterable, key=None, reverse=False)          #python 3.x
# 由此可看出, Python 3.x 取消了 cmp 参数, 所以如果想给 sorted()函数传参的话, 就剩下 key, 和reverse了,
# 其中,reverse 就是返回 正常排序的反序, 

 作用:Return a new sorted list from the items in iterable.

 参数解释:

第一个参数是一个iterable,返回值是一个对iterable中元素进行排序后的列表(list)。

可选的参数有三个,cmp、key和reverse。
1)cmp指定一个定制的比较函数,这个函数接收两个参数(iterable的元素),如果第一个参数小于第二个参数,返回一个负数;如果第一个参数等于第二个参数,返回零;如果第一个参数大于第二个参数,返回一个正数。默认值为None。
2)key指定一个接收一个参数的函数,这个函数用于从每个元素中提取一个用于比较的关键字。默认值为None。
3)reverse是一个布尔值。如果设置为True,列表元素将被倒序排列。
通常来说,key和reverse比一个等价的cmp函数处理速度要快。这是因为对于每个列表元素,cmp都会被调用多次,而key和reverse只被调用一次。

二、普通用法:

 1.原址排序

1)列表有自己的sort方法,其对列表进行原址排序,既然是原址排序,那显然元组不可能拥有这种方法,因为元组是不可修改的。

1
2
3
= [462179]
x.sort()
print # [1, 2, 4, 6, 7, 9]

2.副本排序

1)[:]分片方法

1
2
3
4
5
=[462179]
= x[ : ]
y.sort()
print #[1, 2, 4, 6, 7, 9]
print #[4, 6, 2, 1, 7, 9]

注意:y = x[:] 通过分片操作将列表x的元素全部拷贝给y,如果简单的把x赋值给y:y = x,y和x还是指向同一个列表,并没有产生新的副本。

2)sorted方法

sorted返回一个有序的副本,并且类型总是列表,如下:

1
2
3
4
=[462179]
= sorted(x)
print #[1, 2, 4, 6, 7, 9]
print #[4, 6, 2, 1, 7, 9] 
1
print sorted('Python'#['P', 'h', 'n', 'o', 't', 'y']

三、高级用法

1.自定义cmp比较函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ef comp(x, y):
if x < y:
return 1
elif x > y:
return -1
else:
return 0
  
nums = [328 ,0 1]
nums.sort(comp)
print nums # 降序排序[8, 3, 2, 1, 0]
nums.sort(cmp# 调用内建函数cmp ,升序排序
print nums # 降序排序[0, 1, 2, 3, 8]

2.自定义key和reverse

1.reverse实现降序排序,需要提供一个布尔值,默认为False(升序排列)。

2.key在使用时必须提供一个排序过程总调用的函数:

 

1
2
3
4
5
alist = [('2''3''10'), ('1''2''3'), ('5''6''7'), ('2''5''10'), ('2''4''10')]
# 多级排序,先按照第3个元素排序,然后按照第2个元素排序:
print sorted(alist, cmp = None, key = lambda x:(int(x[2]), int(x[1])), reverse = False)
-------------------------------------------------------------------------------------------
[('1''2''3'), ('5''6''7'), ('2''3''10'), ('2''4''10'), ('2''5''10')]

 四、operator.itemgetter函数

operator模块提供的itemgetter函数用于获取对象的哪些维的数据,参数为一些序号(即需要获取的数据在对象中的序号),下面看例子。

1
2
3
4
5
6
7
= [1,2,3]
>>> b=operator.itemgetter(1)      //定义函数b,获取对象的第1个域的值
>>> b(a)
2
>>> b=operator.itemgetter(1,0)  //定义函数b,获取对象的第1个域和第0个的值
>>> b(a)
(21)

要注意,operator.itemgetter函数获取的不是值,而是定义了一个函数,通过该函数作用到对象上才能获取值。 

itemgetter在sort中的用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from operator import itemgetter
 
alist = [('2''3''10'), ('1''2''3'), ('5''6''7'), ('2''5''10'), ('2''4''10')]
 
# 多级排序,先按照第3个元素排序,然后按照第2个元素排序:
print sorted(alist, cmp = None, key = itemgetter(21), reverse = False)
print sorted(alist, cmp = None, key = lambda x:itemgetter(21)(x), reverse = False)
print sorted(alist, cmp = None, key = lambda x:map(int, itemgetter(21)(x)), reverse = False)
--------------------------------------------------------------------------------------------------
 
[('2''3''10'), ('2''4''10'), ('2''5''10'), ('1''2''3'), ('5''6''7')]
[('2''3''10'), ('2''4''10'), ('2''5''10'), ('1''2''3'), ('5''6''7')]
[('1''2''3'), ('5''6''7'), ('2''3''10'), ('2''4''10'), ('2''5''10')]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