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术 | 基于属性的加密概述

本文介绍了基于属性的加密(ABE)的基本概念,包括属性、策略、属性集合与策略的匹配。ABE是一种公钥加密算法,允许数据拥有者通过策略设置精细的加密访问控制。CP-ABE和KP-ABE作为ABE的两种形式,各有应用场景,如数据加密存储和付费服务。ABE相较于传统加密算法,具有更低的加密计算和存储开销,尤其适合大规模数据共享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Trias联合“北大软微-八分量协同创新实验室”定期举办技术沙龙。该实验室成立于去年9月份,以可信计算、区块链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推动智能互联新时代下的人机互信问题的解决。针对沙龙具体细节问题,我们将推出由实验室教授、博士生主笔撰写的系列文章。本期文章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博士生李聪、冯新宇撰写。

关注信息安全圈的小伙伴,九月初可能看到了一则新闻,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发布了两套新的基于属性的加密(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ABE,下文的描述中均使用英文缩写)标准。新加密标准被认为可确保个人数据只会在用户密钥的属性匹配加密属性时才能解密。

看完这则新闻,你或许不禁会问,什么是ABE?什么又叫做用户密钥的属性匹配加密属性?下面就聊聊ABE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属性,属性集合及策略

百度百科中对属性的解释是:“属性就是人类对于一个对象的抽象方面的刻画。由于事物属性的相同或相异,客观世界中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事物类。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就形成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就分别地形成不同的类”[1]。

在ABE中,属性也有着相似的作用。举个例子,Jacky Li是A大学信息安全学院的教授,那么“A大学”,“信息安全学院”以及“教授”就是ABE中刻画Jacky Li这个人的多个属性,这些属性可以构成一个属性集合,我们可以把它记为集合SJacky L。

下面我们聊聊策略。一种简单的理解是策略实际即是由属性及它们间关系所组成的一个逻辑表达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