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CoP 2.0:经典、直觉主义和模态逻辑的连接证明器
在逻辑证明领域,自动化定理证明器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本文将介绍 nanoCoP 2.0 系列的连接证明器,它涵盖了一阶经典逻辑、一阶直觉主义逻辑和几种一阶多模态逻辑。
1. 非子句连接演算简介
在传统的子句连接演算中,矩阵是子句的集合,子句是文字的集合。而非子句连接演算则在非子句矩阵上工作,矩阵 M 是子句的集合,子句 C 是文字 L 和(子)矩阵的集合,它可以看作是公式的否定范式表示。
- 公式构建 :一阶公式由原子公式、连接词(¬、∧、∨、⇒)和标准一阶量词(∀和∃)构建而成。一阶模态公式还可能包含模态运算符(2 和 3)。原子公式由谓词符号、函数符号和项变量组成,文字 L 的形式为 A 或 ¬A。
- 非子句矩阵定义 :对于公式 F 和极性 pol ∈{0, 1},经典非子句矩阵 M(F pol) 是根据特定规则归纳定义的。例如,x∗ 是新的项变量,t∗ 是 Skolem 项 f ∗(x1, …, xn),其中 f ∗ 是新的函数符号,x1, …, xn 是 (∀xG)0 : p 或 (∃xG)1 : p 中的所有自由变量。F 的经典非子句矩阵 M(F) 就是 M(F 0)。
- 连接与互补性 :在非子句矩阵的图形表示中,子句水平排列,文字和矩阵垂直排列。连接是具有相同谓词符号但不同极性的文字集合。项替换 σT 为变量分配项,当 σT (A1) = σT (A2) 时,连接是 σT -互补的。
非子句连接演算的公理和四条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