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序列问题一般都要用动态规划(分治),因为暴力求解所有的子序列的时间复杂度是O(2^n)(所以不可用回溯思想构造所有可行解)。
2^n如何计算出的:
对于序列里的每个字符,只有两种方案:加入子序列temp/不加入子序列temp,设序列长n,所以要构造出所有的子序列的时间复杂度是2^n。(回溯专题里构造子集的思路)
对于单序列问题,比如求最大连续子序列和/最长非递减子序列长度,一维dp
数组的定义是:设dp[i]表示以第i个元素或a[i]元素结尾的子序列的最大连续子序列和/最长非递减子序列长度(题目要求什么就是什么)
🌰1、最大连续子序列和
记住:设dp[i]表示以第i个元素结尾的子序列的最大连续子序列和。
分析:
比如-2, 11, -4, 13,-5的序列,要求以13结尾的最大连续子序列和,
那就把它所有的连续子序列都找出来:它子序列的所有起始元素有13(子序列13), -4(子序列-4, 13), 11(子序列11,-4, 13), -2(子序列-2, 11, -4, 13),再结合分治思想,那么它所有的子序列就是:以-4结尾的子序列都再加上该元素13, 和该元素13本身;
所以以13结尾的最大连续子序列和是:以-4结尾的最大连续子序列和+13, 和该元素本身更大的那个,
所以它的状态转移方程(也即递归表达式,如何利用dp[i-1]等子问题构建出
dp[i]) 为:dp[i] = max(a[i], dp[i-1]+a[i]),同时不断更新最终结果maxSub
初始化(即递归边界/base case): dp[1] = a[i]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0001;
int a[MAXN] = {0};
int dp[MAXN] = {0};
int main(){
int n;
scanf("%d", &n);
for(int i = 1; i <= n; i++){
scanf("%d", &a[i]);
}
int maxSub = a[1];
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