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抛光模拟与柔性仿人机械手设计
1 机器人抛光模拟
1.1 接触力与材料去除模拟
在工件抛光过程中,工件某点的时间步长 $dt$ 是工具进给速度 $v_f$ 的倒数。瞬时材料去除深度计算公式为:
$dh = K_p \cdot p \cdot |v_s| \cdot dt$ (10)
其中,$K_p$ 是材料去除系数。假设存在 $L$ 个采样工件点,采样工件点 $Q_k$ 的接触压力 $p_{Q_k}$ 和工具滑动速度 $v_{s,Q_k}$ 由下式给出:
$(p_{Q_k}, v_{s,Q_k}) = (E(\frac{|d_{Q_k}|}{H})^{\beta}, \omega \times r_{Q_k})$ (11)
这里,$d_{Q_k}$ 是采样工件点 $Q_k$ 沿工件法线到工具底面的距离,$r_{Q_k}$ 是从工具旋转轴到采样工件点 $Q_k$ 的向量,$\omega$ 是旋转角速度。若采样工件点未与抛光工具接触,则接触压力和工具滑动速度设为零。最终材料去除轮廓通过累加所有时间步的材料去除深度得到:
$h_{Q_k} = \sum_{i = 1}^{T} dh_{Q_k}|_{t = t_i} (k = 1, \ldots, L)$ (12)
其中,$T$ 是最终时间步。
1.2 分层学习方案
为了训练动态抛光策略,采用分层强化学习方案,包括高级控制器和低级控制器,二者根据抛光模拟平台产生的奖励进行训练。
1.2.1 高级控制器
在典型的机器人抛光过程中,目标是在工件上实现均匀的材料去除深度。具体而言,材料去除深度的期望值应等于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2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