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9年考的软考,也是这一年才接触到、了解到计算机专业还有这样一门考试: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软考)。同时我也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当时刚刚接触时已经离五月份的考试仅剩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当时对这门考试了解甚少,所以我就上网百度了好多相关资料,以及这门考试的意义和用处有多大。
百度了好多文章,基本褒贬各半。有人觉得有用,还列举出一堆理由,也有人觉得没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出来了,如果想要了解,可以自行百度。但我想说:无论有用或没有用,都尽量去考,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原因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已经是行业的主流。在这个时代,不会计算机是不太可能能在未来有更大成就。这时候我们就要证明我们的计算机水平,软考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说一说软件设计师(以下简称软设)。我报考后,由于学业课程较多,课余时间较少,比较充裕的周末还要去学车,可想而知,基本没时间花在备考上。我真正意义上开始备考是在考前两周。每天坚持刷一套上午的真题,晚上去翻软件设计师那本知识点课本,超厚,要记的知识点贼多,当时真的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给自己在加块“芯片”吧!可惜目前这还是不太可能的事。
说备考感想之前,给各位先普及一下目前第五版的软件设计师的考试知识范围: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知识产权与网络安全、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专业英语。大体上就是以上这些了。目前第五版的网络工程师(以下简称网工)的考试知识范围: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知识产权与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与组网规划、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软考软设分为上午下午两场考试,上午是基础知识,一共75题,每题一分,一共75分,都是选择题,不过别以为选择题就很容易,它涵盖的知识点范围是最多的。下午考试是案例分析题,一共六题,共75分,每年大体上题型基本一致,分别为:DFD、ER、UML、C、C++、Java(C++与Java二选一作答)。通过标准是上下午都考到标准线以上,这几年的标准线都是45分。
前文提到,我是考前两周开始备考的,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用了一周半的时间把软设的那本厚书给翻完了,你以为我都会,告诉你吧,那是因为我有基础,在考这个试之前,我就已经学过C、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同学期我正在上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所以我对于这几部分知识点我直接选择性跳过,我自认为之前学的还是挺OK的,如果之前没学或者没听的同学就不要跳了。整个备考期间,我一共刷了六七套真题,从2018-2016年的,其他的我认为没必要在做了,因为软设在2018年改革了考试知识点,18年之前的考题在做仅仅只是刷题,18年之后的真题才更有参考价值。就这样一直到了五月考试的那一天,我早早跑到考试的地方等着,说实话,真没底气通过,不过花了钱总要来看一下试卷的印刷质量、监考老师漂不漂亮嘛!上午考完之后,心里有种莫名的自信,觉得自己能考过的亚子。于是我那天中午做了一件没有后悔做的事,那就是中午看了下午的题目。为什么这样说了,因为我前两周一直做得都是上午题,就没有看过下午题。但那天我就是看了,还看得很认真,最终的结果也是非常漂亮。我通过了,并且下午考的比上午还要高!好吧,这样去说感觉有点讽刺的亚子。
2019年的下半年,我又报考了网工,这次我复习了一个月,而且是满满的一个月。感觉难度不是很高,自我感觉要比软设简单一点,首先说一下网工的考试范围:1.上午理论考试:前十题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知识产权相关的题目,中间60题是网络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主要是路由器与交换机方面和计算机网络方面的题目;2.下午考试:题目考点主要是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命令配置,有VLAN配置、ACL配置、NAT配置等;服务器的基础知识应用,DNS、FT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