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IGP与MPLS协议的扩展策略
1. IGP接口运行模式
IGP(内部网关协议)接口应尽可能运行在点到点(P2P)模式。以太网接口的默认模式是广播模式,而P2P模式能实现更高效的协议操作,并在控制平面层面优化资源使用。采用这种基本设计原则,可以控制IGP携带的前缀数量。在网络抖动时,IGP携带的所有前缀会被抑制;高效的P2P操作模式得以实现;IGP数据包损坏也能被快速、可靠地检测到。这些设计原则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故障时IGP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2. OSPF与IS - IS的扩展性比较
虽然OSPF和IS - IS都是链路状态协议,但在扩展性方面存在一些小差异,使得IS - IS在非常大的IGP域中更加稳定。
- OSPF扩展性分析 :
- 根据RFC 2328第B节规定,链路状态通告(LSA)刷新计时器有一个固定且不可配置的值,为30分钟(1800秒)。在大型网络中,这会导致LSA频繁泛洪和最短路径优先(SPF)计算。例如,在一个有600个LSA的稳定网络中,平均每3秒就会重新泛洪一个LSA。在网络不稳定时,泛洪事件会更加频繁。
- Junos实现的OSPF默认使用50分钟的LSARefreshTime(而不是RFC 2328第B节规定的30分钟),以提高网络稳定性。如果需要符合RFC 2328,可以使用 set protocols ospf lsa - refresh - interval
命令更改此默认值。
- IS - IS扩展性分析 :
- IS - IS的LSP MaxAge计时器不再固定(如原始规范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