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功能虚拟化与流量工程深度解析
1.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数据包生命周期详解
为简化分析,我们回到仅包含两个服务实例的场景,且将这两个服务实例置于不同的计算节点。下面详细阐述数据包在服务功能链(SFC)内的生命周期:
1. 数据包以带有标签 35 的 MPLS-over-GRE 形式到达 vRouter_1。该标签对应 PE - CE 接口 tapX,vRouter_1 移除标签后将数据包发送至 VM SI_A 的左接口,此步骤无需进行 IP 查找。
2. VM SI_A 执行按接口转发,处理完数据包后从其右接口发出。该内部链路的远程端点为接口 tapY。
3. 尽管 tapY 属于 VRF Internet:Internet,但 OpenContrail 会动态为该接口应用 VRF 映射表。此表规定:若传入数据包的源 IP 地址是 VM SI_A 的右接口(10.3.3.111),则将数据包映射到 VRF Internet:Internet;否则,将其视为 VM SI_A 的中转数据包,映射到 Internet:service - _SI_A。 字段是控制节点动态生成的服务链标识符,从路由角度看,这属于 FBF(或 PBR)。
4. vRouter_1 上的 VRF Internet:service - _SI_A 有一条 0/0 路由,其下一跳为 vRouter_2,采用 MPLS - over - UDP 方式,标签为 37。
5. 数据包携带 MPLS 标签 37 到达 vRouter_2。该标签对应 PE - CE 接口 tapZ,vRouter_2 移除标签后将数据包发送至 VM SI_B 的左接口,此步骤同样无需进行 IP 查找。
6. V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