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重构:从策略到实践
1. 重构的策略与方法
重构代码时,若要同时处理现有代码和新代码,可以将其移至单独的项目中。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减少工作量,同时能与主分支保持同步。这类似于游戏中的检查点系统,避免重复之前已完成且集成到主分支的工作。
1.1 重构的步骤
重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始阶段(“承诺”) :所有代码都在一个项目中,通过提取公共逻辑减少工作量和冲突区域。
2. 提取公共组件(“转变”) :创建新的项目并开始进行转换工作。
3. 最终切换(“亮点”) :完成可能的冲突修复后,部署新项目。
graph LR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初始阶段 - “承诺”):::process --> B(提取公共组件 - “转变”):::process
B --> C(最终切换 - “亮点”):::process
1.2 依赖注入
依赖注入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它通过创建接口并在构造函数中接收实现来抽象掉不想处理的依赖。与依赖倒置不同,依赖注入更注重在初始化时接收依赖。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直接依赖和依赖注入的区别:
直接依赖代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