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营管理
suacker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程序员创业如何寻找优秀的合作伙伴?
曾经与南方软件园管理公司的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在SSP(Southern Software Park)工作这么多年,看到许多的软件公司成立,也看到许多的软件公司倒闭,这里的写字楼有时就好象出租的单身公寓一样,住客的面孔经常性地变换,这个比喻或许过于夸张,但至少说明了软件创业的艰辛与困苦,还有较低的成功率。 阿蒙也曾经失败过,有那么一点点经验与教训,所以有时不免以过来人的身份在胡说八道,也转载 2007-02-14 22:24:00 · 1229 阅读 · 0 评论 -
从瀑布模型、极限编程到敏捷开发
软件开发是一种对人类智慧的管理,对人大脑思维的“工厂化”管理。人是有感情的、有情绪的、变化的、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这与冰冷的机器是不可比的,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管理人是最难的工作;“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就是让最聪明的人应该选出来做官,做官就是管理人的。软件开发不仅是代码编程,而是人员的有效组织,如何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情绪变化对工作的影响,又可以让大家有效的交流,让多个大脑的思路统一,快速完成转载 2008-05-02 00:38:00 · 698 阅读 · 0 评论 -
企业用人与工作经验
早上看了csdn上的文章:>,也来谈谈用人问题。 我们公司也招毕业生,不过多半喜欢采取先实习,实习结束时双方决定是否留下来。其实这种方法给大家都留有余地:既给了没经验的毕业生表现自己的机会,也给企业一个选择的机会。 就我们软件开发而言,如果开发部门的人力结构比较健康的话,是可以直接招聘没有经验的。一个开发部门如果是这样:少量的经验丰富的架构师级别的 + 一定量的老员工 +原创 2008-04-29 21:06:00 · 691 阅读 · 0 评论 -
鲁豫有约80后创业新贵(下)
转载 2008-04-15 21:38:00 · 2058 阅读 · 0 评论 -
职业生涯中12个最致命的想法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4、无条件地回避冲突 这种人一般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一位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的主管,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转载 2008-03-13 00:15:00 · 560 阅读 · 0 评论 -
Facebook 详解
Facebook 详解 译者:本文译自英文维基百科条目“Facebook”。只翻译了个人觉得对中国互联网从业者有价值的部分。比如有关Facebook相关的法律纠纷,就略去了。中文维基百科只完成了原文2%的翻译。如中文维基百科的志愿者们愿意,请随意使用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充实中文维基百科的相关条目。其他转载,必须遵照维基百科的相关协议,并链接到本文和译言首页。谢谢。Faceboo转载 2007-10-27 00:05:00 · 1681 阅读 · 0 评论 -
Facebook如何击败Myspace,Yahoo!和Google?
每个年轻人——通常刚脱稚气——必须作出一个重大决定:选择MySpace或Facebook?一个人的选择也是品味问题。MySpace,如果你问我,那可是一个垃圾邮件满天飞的蛮荒之地。一般的使用者页面都充斥着大量处于加载状态的诸如内嵌的音乐和视频播放器之类的废物,一些捡诱导壁纸,以及大量来自那些想要“认识你”的“模特儿“的好友请求。(其发生的频率是Facebook的近三倍。)Facebook,从另一方转载 2007-10-26 23:55:00 · 1282 阅读 · 0 评论 -
信任--社会化网络的商业模式
译者:很有启发的一篇有关社会化网络的广告模式。“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时,需要大名气,因为只有在观众已经知道这个名人是谁时,这些广告才有效。但是在社会化网络中,在他们的小型社区中出名的“小名人”能证明同样有效,甚至可能更有效,特别是如果这些活动能产生共鸣、兴奋和“酷”的感觉。”上个星期,在纽约市举办的一次业内会议上,福克斯互动传媒(译者:FIM,新闻集团收购MySpace后组建的互联网部门。参见译言这转载 2007-10-26 23:49:00 · 867 阅读 · 0 评论 -
日本的软件质量控制之道
■ 本报记者 朱长城日本企业对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有其独特的方法,对于正着力争夺对日外包市场的国内企业来说,了解日式软件质量控制模式至关重要。 “日本每年进口软件和出口软件的比值是100:1;因此,日本每年进口的大量软件产品,对于很多公司而言,是个巨大的市场机会”,东京大学教授、日本软件质量研究会主席饭塚悦功日前在上海举行的软件品质管理研修班上说道。 事实上,对日软件外包已经成为我国转载 2007-04-12 13:25:00 · 1757 阅读 · 0 评论 -
35岁
一位网友foxtail在http://solidot.org/上 看了篇文章,叫做>, 问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上去细细看了一下,有点了那位自称四十岁的老兄的blog欣赏了一番。文章中描述道: 一方面很多公司要求应聘者有多年从事软件开发的经验,另一方面又要求年龄不能大于35岁。经验是靠积累的,没有一定年份的开发,又哪里来经验,经过多年开 发的人年龄又怎么会小。应聘的人员如果是真正有经验的年龄也该接转载 2008-05-16 12:54:00 · 79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