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电脑面对面ping 不通,都是用的wifi网络,执行traceroute报错 !H 主机不可达

文章讨论了一次traceroute命令的执行情况,其中遇到了无响应(*号)和主机不可达(!H号)的问题。在两台电脑重启后,traceroute恢复正常,显示192.168.106.81的路由路径并记录了各跳的延迟时间。这表明网络中的临时通信问题可能由设备或配置问题引起,而重启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 traceroute 192.168.106.81
traceroute to 192.168.106.81 (192.168.106.81), 64 hops max
 1   *  192.168.106.101  53.267ms !H  0.004ms !H

两台电脑重启了后traceroute正常了

$ traceroute 192.168.106.81
traceroute to 192.168.106.81 (192.168.106.81), 64 hops max
 1   192.168.106.81  4.324ms  3.882ms  112.071ms
 







跟踪路由输出中无响应(*)和不可达(!H)主机之间的区别

<think>我们正在处理Kubernetes集群中Pod间网络通信故障,具体现象是:从一个Pod ping另一个Pod的IP时出现“主机不可达”错误。 根据引用内容,我们可以结合已有的排查经验来构建解决方案。 可能原因: 1. kube-proxy异常:引用[2]提到kube-proxy服务异常可能导致无法访问,但引用[3]显示日志无异常。 2. 节点网络配置问题:如路由缺失、网卡配置错误等。 3. CNI插件配置问题:如Calico、Flannel等配置错误,或者Pod CIDR耗尽(引用[2]提到)。 4. 防火墙/安全组规则:可能拦截了Pod之间的通信。 5. 节点间网络不通:底层网络问题导致节点间无法通信,从而影响Pod通信。 6. 双栈网络问题:引用[4]提到IPv6网络不通问题,但本问题可能只涉及IPv4。 排查步骤: 步骤1:检查kube-proxy状态 - 执行命令:`kubectl get pods -n kube-system -o wide | grep kube-proxy` 确保每个节点上都有kube-proxy在运行,且状态为Running。 - 检查kube-proxy日志:`kubectl logs -n kube-system <kube-proxy-pod-name>` 查看是否有错误日志(引用[2][3])。 步骤2:检查CNI插件状态 - 查看CNI插件(如Calico、Flannel)的DaemonSet状态: `kubectl get ds -n kube-system` 确保每个节点上都有CNI插件的Pod在运行。 - 检查CNI插件日志:`kubectl logs -n kube-system <cni-pod-name>` 步骤3:检查节点路由 - 登录到源Pod所在节点,检查路由表:`ip route` 查看是否有到目标Pod所在网段的路由,且下一跳正确。 - 如果使用覆盖网络(如Flannel的VXLAN),检查隧道设备(如flannel.1)状态。 步骤4:检查节点间网络连通性 - 在源Pod所在节点上ping目标Pod所在节点的IP,确保节点间网络通畅。 - 如果节点间无法ping通,检查底层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配置。 步骤5:检查防火墙规则 - 在节点上检查iptables规则,确保没有阻止Pod网络(通常是CNI管理的网段,如10.244.0.0/16)的规则。 `iptables -L -n -v | grep DROP` - 安全组规则(如果使用云服务商):检查节点所在安全组是否允许Pod网段通信。 步骤6:检查Pod CIDR分配 - 引用[2]提到CIDR耗尽问题,检查集群的Pod CIDR是否已耗尽: `kubectl get nodes -o jsonpath='{range .items[*]}{.metadata.name}{"\t"}{.spec.podCIDR}{"\n"}{end}'` 确保每个节点都有分配的Pod CIDR。 步骤7:检查ARP表项 - 在源Pod所在节点上,检查目标Pod IP的ARP解析: `arp -n | grep <目标PodIP>` 如果无法解析,可能是网络问题或ARP被过滤。 步骤8:使用网络诊断工具 - 在Pod内使用`traceroute`(或`mtr`)跟踪到目标PodIP的路由路径。 - 使用`nsenter`进入Pod的网络命名空间进行诊断(引用[2]提到)。 步骤9:检查CNI配置文件 - 在节点上检查CNI配置文件(通常在`/etc/cni/net.d/`),确保配置正确。 示例操作: 假设我们有两个Pod:pod-a(10.244.1.5)和pod-b(10.244.2.10),从pod-a ping pod-b返回“主机不可达”。 1. 确定Pod所在节点: ```bash kubectl get pod pod-a -o wide # 假设在node1 kubectl get pod pod-b -o wide # 假设在node2 ``` 2. 登录node1,检查到pod-b的路由: ```bash ip route get 10.244.2.10 ``` 预期输出应显示通过某个设备(如flannel.1)转发到node2的IP。 3. 如果路由指向node2的IP,则在node1上ping node2的IP: ```bash ping <node2-IP> ``` 4. 如果node1无法ping通node2,检查底层网络。 5. 如果node1能ping通node2,检查node1上的ARP表是否有node2的MAC地址(对于直接路由)或VXLAN隧道是否正常。 6. 在node1上检查目标PodIP的ARP: ```bash arp -n | grep 10.244.2.10 ``` 如果使用覆盖网络,可能不需要ARP解析到PodIP(因为通过隧道)。 7. 检查iptables规则,确保没有DROP规则: ```bash iptables -L -n -v | grep 10.244.2.10 ``` 8. 使用tcpdump抓包: ```bash # 在node1上抓取从pod-a发出的ICMP包 tcpdump -i any host 10.244.2.10 and icmp -nnv ``` 9. 如果问题仍然无法解决,考虑重启节点上的CNI代理(如flanneld)或重启kube-proxy。 注意:如果集群使用双栈(IPv4/IPv6),需要同时检查IPv4和IPv6的配置(引用[4])。 根据引用[1][2]的经验,新节点上kube-proxy可能没有正常运行,但本问题中我们已检查kube-proxy状态。 如果以上步骤无法解决,可能需要更深入地检查CNI插件的具体实现和日志。 生成相关问题: 1. 如何诊断Kubernetes节点间网络不通的问题? 2. 如何检查Calico网络插件的配置是否正确? 3. Kubernetes中Pod无法访问Service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4. 如何排查CNI插件导致的Pod网络问题? 5. 在云环境中,安全组配置如何影响Kubernetes网络?</think>### Kubernetes Pod间Ping不通主机不可达的排查指南 当Kubernetes集群中出现Pod间无法通信(报"主机不可达"错误)时,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以下是系统化的排查流程: --- #### 1. **检查kube-proxy状态** [^1][^2] ```bash # 检查所有节点的kube-proxy状态 kubectl get pods -n kube-system -l k8s-app=kube-proxy -o wide # 查看异常节点的kube-proxy日志 kubectl logs -n kube-system <kube-proxy-pod-name> | grep -i error ``` - **问题表现**:新节点上的kube-proxy处于Pending状态(引用[1]) - **解决方案**: ```bash # 重启kube-proxy kubectl rollout restart daemonset/kube-proxy -n kube-system # 检查节点资源是否充足 kubectl describe node <node-name> | grep -A 10 Allocatable ``` --- #### 2. **验证CNI插件状态** [^2] ```bash # 检查CNI插件(如Calico/Cilium)状态 kubectl get pods -n kube-system -l k8s-app=cilium # 或 calico-node # 查看CNI日志 kubectl logs -n kube-system <cni-pod-name> | grep -i error ``` - **关键检查点**: - 所有节点都有CNI Pod在运行 - 无`invalid routing mode`等配置错误(引用[2]) - 节点IP分配正常:`kubectl get nodes -o jsonpath='{range .items[*]}{.status.addresses[?(@.type=="InternalIP")].address}{"\n"}{end}'` --- #### 3. **检查网络路由规则** ```bash # 在源Pod所在节点执行 ip route show # 检查到目标Pod网段的路由 ip route get <目标PodIP> ``` - **典型问题**: - 缺少到Pod CIDR的路由(如`10.244.0.0/16`) - 路由指向错误接口 - **修复方案**: ```bash # 手动添加路由(临时) ip route add 10.244.0.0/16 via <网关节点IP> dev eth0 ``` --- #### 4. **验证防火墙规则** [^2] ```bash # 检查iptables规则 iptables -L -t nat -n --line-numbers | grep <目标PodIP> # 查看是否被DROP iptables -L -n -v | grep DROP ``` - **常见问题**: - 安全组/防火墙阻断VXLAN流量(通常使用UDP 8472端口) - CNI管理的iptables规则缺失 - **修复**: ```bash # 开放VXLAN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udp --dport 8472 -j ACCEPT ``` --- #### 5. **诊断网络连通性** ```bash # 在源Pod所在节点测试基础连通性 ping <目标节点IP> # 检查节点间网络 nc -zv <目标PodIP> 80 # 检查端口连通性 # 使用nsenter进入Pod网络命名空间 nsenter -t $(pgrep -f <pod-name>) -n ping <目标PodIP> ``` - **关键工具**: - `tcpdump`:抓包分析ICMP请求去向 - `mtr`:路径跟踪 - `calicoctl node status`(Calico专用) --- #### 6. **检查CIDR分配状态** [^2] ```bash # 确认Pod CIDR未耗尽 kubectl get nodes -o jsonpath='{range .items[*]}{.spec.podCIDR}{"\n"}{end}' # 检查CNI IPAM分配 kubectl get ipamblocks -o yaml # Calico专用 ``` - **解决方案**: - 扩展Pod CIDR范围 - 清理泄漏IP:`kubectl delete crd ippools.crd.projectcalico.org`(Calico) --- #### 7. **双栈网络特殊排查** [^4] ```bash # 检查IPv6路由 ip -6 route show # 验证CNI双栈配置 kubectl get cm -n kube-system cilium-config -o yaml | grep ipv6 ``` - **双栈问题特征**: - IPv4通但IPv6不通 - 节点有IPv6地址但Pod没有 --- ### 完整排查流程图 ```mermaid graph TD A[Pod ping报错'主机不可达'] --> B{检查kube-proxy状态} B -->|异常| C[重启kube-proxy] B -->|正常| D{检查CNI插件日志} D -->|配置错误| E[修正CNI配置] D -->|无错误| F{检查节点路由} F -->|路由缺失| G[添加静态路由] F -->|路由正常| H{检查防火墙} H -->|规则阻断| I[开放VXLAN端口] H -->|无阻断| J{执行tcpdump抓包} J -->|ICMP未发出| K[检查Pod网络命名空间] J -->|ICMP无响应| L[检查目标Pod防火墙] ```
评论 1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